大脑喜欢复杂的东西和改变
大脑喜欢复杂的东西。遇到单一的模型,连婴儿都会觉得无聊;婴儿看复杂的图像时,眼睛会停留更长时间。唱诗班更喜欢比较复杂的曲调:这些曲调更难学会,但是在排练和反复表演时,更能维持他们的兴趣。在历史上,人类对谜语、难题、秘史和迷宫非常感兴趣。在很多时代,艺术都充满了寓意和象征意义,所以即便是简简单单一幅画,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被解码或阐释,最终显示出它里面所隐含的信息。
我们的大脑可以应付很复杂的问题。大脑会在新场景和我们已经熟知的内容问建立联系。我们越擅长某个领域,大脑里就会有更加纷繁交错的网络。但是,大脑不可能一次性就做所有内容。
我们能够学的东西有一部分其实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东西的结果。
你学得越多,学习起来就更容易
我们遇到新的情况,就会利用并深化自己已有的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组织变成自己的模型,叫做“图示(schema)”。
比如,我们如果只去过一次野餐,就不知道这次野餐和其他野餐有多少类似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去过十次野餐,就会对野餐有很深入的认识。我们知道野餐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预期以后的野餐有何期待,为野餐做计划。我们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制定相关标准,评估野餐活动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样依赖,我们就是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图示”了。
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都在经历“图示”的过程。据Piaget(1952)所说,我们的经历会加强或改变自己已知的东西。
如果我们以合理的节奏让大脑接触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大脑通常可以发展出我们需要的神经元网络。这之后,我们可以完成任务,靠的就不再是很多的神经元或大脑细胞,而是神经元和大脑细胞形成的各种联系。这些联系是我们在与环境接触、活动和接受刺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我们还不太会解决某项任务,又想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可能大脑就还没有建立正确的联系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这样大脑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没办法完成这个任务。看起来我们好像失败了,我们会想放弃,但实际上,我们需要的只是更多的练习。我们越多地实践或练习某项活动,就越有可能建立起做好这项活动所需要的大脑联系。有句老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一开始你没成功,就尝试,尝试,再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觉得最难做、需要最多练习的事情,往往最后我们对它会有最深入的总体和长期了解。
大脑会利用捷径
大脑很喜欢捷径。专业魔术师了解这一点,也经常利用这种“捷径”,骗过观众的眼睛。
大脑如果觉得自己了解看到的东西,就不会再去寻找其他解释了。大脑会把自己认为正在经历的东西和已经建立的“图示”或心理模型进行对比。如果发现这两者比较吻合,大脑就会通过已知信息来解释新的经历;如果两者不太吻合,大脑就会用新经历来调整已经建立的模型。
大部分情况下,大脑的捷径方式很有用。我们往往称这些捷径为“一般化”。通过一般化的方法,我们不用每次都从头开始,可以很好地理解从这一刻到下一刻的动态。我们可以说清楚什么是“通常的”经历,什么是变化,什么是新事物。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擅长的事物和眼前的问题之间有联系,就可能会让大脑通过捷径去解决问题。
我们还可以给大脑传递信号,鼓励大脑走捷径。这样的信号包括,“我已经试过了,做不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给大脑提供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我们再来研究下这个问题”,或者“这个问题有意思”,这样的信号刺激下,大脑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
大脑喜欢组织和模式
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某种颜色、某种香味或者几段音乐可能会引起某种回忆。同样的,看到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单词的最后一位字母、同义词或者其他任何几点相似处或不同点,我们都可以很快地提炼出信息。如果我们能像下面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记住信息:
- 把信息组织成不同组、堆或类别。
- 把信息分成不同等级。
- 在不同信息间建立联系。
如果我们找到了一种活动和另外一种活动之间的联系,我们做第二项活动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寻找相似点的模式让我们可以把一个领域的专长用来解决新问题。
专业象棋手
专家之所以称之为专家,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很擅长组织信息形成模型。专业的象棋手即便只看了棋盘五秒,仍然可以记住所有棋子摆放的位置。这不是因为这些象棋手有着过人的记忆力。专业象棋手是把整个棋局看成有意义的整体。他们把棋局看成“一体”。只有在这个棋局模式是他们以前见过或用过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记得住棋子的摆放位置。实际上,他们只是记住了一个棋局摆放模式,这还是挺容易的。
新的象棋手必须记住32个棋子的位置,但是短期记忆最多只能记住5到7个东西。新手就必须费更多劲,才能记住更多的棋子位置。即便如此,他们最后的记忆结果往往还是错的。同样的,专业象棋手如果以前没看到过这种棋局布置,他们记住的结果也不会比别人好到哪里去(Chase和Simon,1973)。通过这个例子,花时间反复练习、寻找和学习重要的模式的效果就凸显了出来。
重要的模式
虽然大脑可以习惯任何的模式,但是如果模式有背后的意义支撑,大脑的效率会更高。大脑喜欢重要的东西和意义。比如,如果有很多名字,他们都是你的家庭成员,大脑可能比较容易记住。同样的,如果让技术人员去重新组装电板,他们会按照电板各部分的功能来组装,即各部分在总板中的功能或重要性。新手却会按照电板的外表来组装各个部分(Egan和Schwartz,1979)。新手的做法比较表面,记得也不一定准确。
你可以通过下面的练习来测试这一点。
.写下开始时间。
.计算你记住下面的字母顺序花了多长时间。你可以选择任何的方式去记住字母顺序,只要最后能够不看原表就可以把字母顺序背下来或者写下来就可以。
o h n s t d o W t e u o r h
.把这个排序和所有的誊写排序放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然后把你记住的顺序写下来。
.对一下你自己的准确度。
.如果你没记对,那就再试,直到你记对为止。然后再把这次用的时间记下来。
.计算下你记住整个顺序花的所有时间。
.完成之后,再去背下这个练习里的字母顺序,看看这次你用了多少时间。
虽然你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上面的字母顺序排列,但是你这一次记忆的时间仍然比第一次记忆花的时间少。这是因为你已经熟悉了意义的单位(字母)和更大的一个单位(句子的意思)。对任何的任务来说,专家的知识都分成这种有意义的单位,就和刚刚这些字母和句子的意义单位类似。
你对某个内容比较熟悉之后,就会开始给它构建“有意义的单位”,这样你可以尽快地完成任务,就像你在做本页的记忆练习时一样。
大脑天生爱找乐子
大脑会建立各种奇怪、非同寻常和令人意想不到的联系。这种能力让我们可以讲笑话,说双关语,进行创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工具就是玩耍,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角色,他们以玩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世界。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他们会进行各种实验。我们自己通过“玩耍”的方式来培养自身思维的时候,往往会有意识。如果我们让大脑处于玩耍的状态,它就可以给出我们需要的答案。
可是,很多时候大脑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们无法获取信息,可能会让我们猜谜,或者让我们根据线索来找出答案。也就是它鼓励我们和信息“玩耍”。我们的大脑看到桌上吃饭用的叉子,可能就会联想到园艺用的工具,然后给我们传达一个关于园艺的信号。以前,我们可能觉得园艺工作很辛苦,而大脑看到叉子的时候,就想到了我们还要写一篇论文。有时候我们可以看清楚这种奇怪的联系方式,但是这种联系只对特定的人有意义。更多时候,这种联系是我们看不见的。大脑这样捉弄我们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追寻大脑提供的“线索”,就应该可以找出办法解决让我们头大的问题。
你不注意的时候,大脑工作效率最高
大脑一直在代表我们运作。我们所做和学习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在没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逼迫大脑做事情往往不会有什么效果。比如,某个单词或点子已经就在“你的嘴边”,但是你拼命想了几个小时。却还是想不起来。几个小时以后,你已经在专心做其他事情了,答案却忽然“涌入你的脑海”。你可以让大脑来专注解决一个问题,尽可能细致地分析这个问题,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然后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你不再分析和纠结于这个问题的时候,大脑就放松了下来,反而会继续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实际上,你如果换一个环境之后再来看问题,可能在你没意识的情况下,大脑已经让你注意到周围环境的一些线索了。研究发现,儿童会利用灯泡和云彩的形状、天花板或缝隙里的阴影去解决他们在休息之前讨论的问题。
如果你能按照以下的做法,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大脑的这种能力:
- 花时间弄清楚问题,让大脑对你的目标有清晰的了解。光“做白日梦”是行不通的。
- 为大脑留下空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 保持一段时间放松的状态。
- 休息以后再来看问题。
你可以让大脑帮自己做事
既然大脑在你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会去自己解决问题,你就可以给它下指令,说清楚自己想要它做什么。你得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说清楚,并且要有等待的耐心。比如,你知道佛祖的出生地,却一时记不起来了,如果你希望自己想起来,大脑往往会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以后想出答案。有时候,大脑会给信息加码:你可能发现自己在思考一部印度电影、一首印度音乐或者一种印度食物,尽管这些东西和佛祖的唯一联系只是印度这个地名。不过只有你看到这种联系,才能发现一些提示。
带着问题入睡
在你睡觉之前思考问题。尽可能把问题的核心部分找出来。把让你感到困惑的内容列出来。通过问题的方式写下来。关注一两个核心问题。你睡着的时候,大脑可能会继续思考问题,也可能不会。但是,你还是提高了自己的大脑在睡觉这种放松、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在你床边放上纸和笔,因为你醒来的时候可能会忽然有很多点子。
大脑喜欢食物和水
Greenfield(2001)把大脑描述成身体最绿色的器官。虽然大脑只占我们身体总重量的不到2.5%,却会在身体放松的时候消耗掉人体20%的能量输入。大脑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吸收氧气,利用我们吃的碳水化合物制造葡萄糖,然后以其他器官组织10倍的速度消耗掉这些氧气和葡萄糖。好好吃饭对大脑大有裨益。长期让身体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减少大脑正常运作需要的能量。
我们的身体主要由水组成。水可以导电,而我们大脑传送和协调的信号从根本上说就是电脉冲。缺水会严重影响电脉冲的传导。我们人体缺水的时候,整个身体的一般功能和大脑的效率都会受到影响。喝水可以提高大脑效率;喝其他饮料的效果没有喝水的效果好。我们人体每天需要八杯净水,喝水时间要平均分布在一天的各个时段。
大脑消化食物和水分需要消耗能量。你吃了大餐之后,往往会觉得很困,就是因为大脑把能量转移到消化上去了。在考试或面试之前,最好不要吃大餐或喝太多水。“从根本上讲,大脑就是个化学体系。”(Greenfield,2001)“这些化学物质来自于我们人体摄入的食物和水分。比如,尼古丁让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让人体只能处于维持生存状态;而要进行创造性思维,人体必须要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不同的油对大脑的运作方式也会产生影响。”(Stordy,2000)
大部分人都需要丰富的饮食来保证身体每天所需的各种微量化学物质。
你可以带大脑去散散步——锻炼身体
从一开始,大脑就是在运动的状态下去管理运动,并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大脑在运动的时候会兴奋起来。研究发现,小鼠在短暂的运动之后,大脑里的内啡肽和其他化学物质供应量会提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人体的大脑中,运动皮质层有很大一片是控制手指和嘴的灵活运动的(使用工具、书写、玩乐器、讲话)。如果你想刺激自己的思维能力,可以去散散步、玩乐器、画画等,只要做点事情就行。
如果你必须坐下认真听,就得想办法让自己更投入。比如,在听很长的展示或讲座的时候,脑子很容易停了几分钟之后就开始开小差。通过下面的办法,你可以把大脑控制得更好:
- 定期让自己停几秒钟不去听。你可以把这个停顿时间计算好,让它和发言人的停顿或者切换PPT的时间保持一致。如果不这样,你的大脑也会自己“走神”,时间可就没你计划的那么好了,并且你往往还注意不到。
- 主动地听,听的过程提出问题,把你的问题和看法迅速地写下来。
- 记笔记:这个过程可以是你把讲话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或想法“翻译”了一遍。如果你在听的时候能够选择性地记笔记,思考如何总结讲话,把讲话内容做成一张表,或者思考如何把讲话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那么你听的过程就会比较主动。
大脑如果情绪消沉,效率会很低
我们紧张不安的时候,身体会释放一些包括肾上腺素在内的化学物质,让身体处于警惕或应对危险状态。这种身体的反应机制一直就有,为的是帮助我们生存。我们的眼睛会注意周边的各种变化,去发现危险,我们对声音会更加敏感,做好了随时反应的准备。我们很容易因为环境变化而分心。身体的能量都转移到了胳膊和腿的主要肌肉上,以便我们可以打斗或逃跑。
如果我们担心写不好论文或者考试考不好,体内可能也会分泌肾上腺素,让我们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这时候的身体以为要有剧烈的动作,但是我们又坐着纹丝不动,身体就会感到很困惑。我们在看书、写字或者用电脑的时候,眼睛在四处瞅着看有没有危险信号,但我们的关注点却只是所做事情的很小一个空间。这时候我们就会给大脑传送模棱两可的信号。
我们有压力的时候,大脑就会不愿意去完成“思考”相关的任务:它想的是让我们的身体移动、逃跑、生存。如果我们因为不理解某个东西而越发焦躁,大脑就会把更多的能力从思考上转移到生存的考虑上。通过锻炼、散步和家务劳动等体力活,用一用我们的胳膊和腿,就可以消耗掉身体里过高的肾上腺素,让自己进入更加放松的状态,注意力更集中。
控制压力和积极思考的各种策略可以“骗过”寻求生存的大脑,让大脑相信事情已经恢复正常了,即便我们自己一开始不觉得或不相信。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靠大脑的相关部位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就需要去寻求没有压力的人的帮助,这个人必须要能够清醒地思考。
大脑受刺激和专注时,效率会很高
大脑很喜欢受到刺激和专注某个问题。任务如果挑战性不够,就很难吸引大脑的全神关注。但如果任务超过了大脑当前的经验水平,大脑又会压力过大。所以大脑要良好运作的前提,是找到一个很刺激但又不超过它当前能力水平的任务。
面对一项任务,你不要过早下结论认为它太难,而是要去发现任务里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样你会更有可能觉得自己可以完成任务。我们受到刺激或者感到害怕的时候,体内会释放同样的化学物质。我们可以引导大脑对这些物质进行不同的阐释。
如果我们把复杂的思考性问题看得很困难,可能会觉得“心已经凉了一大截”。相反,如果我们去发现问题里让自己感兴趣、受到刺激的地方,我们就不太可能会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会更有可能把已有的专长利用起来。
大脑喜欢焕然一新
大脑确实喜欢受到刺激,但是思考的东西过多,它也会忙过头。偶尔让大脑“停止思考”,对它很有好处。要做到这一点可谓是难于登天,一个办法就是按照以下方框的指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