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和一般员工所得的落差,在全球都大到惊人。像这样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和政治圈讨论的主题,但现在就连在企业界也开始讨论起来。2014国际货币基金(IMF)研究指出,过度的不平等会使经济成长趋缓、最后自寻苦果,而且行为经济学的观点也表示这种情况有害员工的士气和生产力;此外,如果发放大笔的高层红利,对公司的公关形象而言简直就是恶梦一场。
在这项讨论中,「利润分享计划」(profit-sharing plan)就成为可能的解决方案,既能处理财富分配问题,也能处理员工投入的问题。然而,这些计划究竟在大型全球企业是否适用?目前像英国线上百货商「Waitrose」这种知名的案例,为数也还不多。
但有一个西方比较不认识的例子,则是中国的电信巨擘华为,这是一家私人企业,股权都在员工手中。华为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立,目前员工总数已达到17万人,其中有超过4万人并非中国籍(在海外市场,有75%的员工都是由当地聘雇),并且全球顾客人数已突破30亿人。这也是唯一一家海外营收(67%)超过中国本地营收的中国企业。(编按: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并非华为的市场之一,部分美国议员认为华为会造成安全上的疑虑。而就华为来说,他们的内部政策则是以美国法律做为进行国际业务时的准则。)
从华为草创初期,任正非就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ESOP),当时他对于西方的各种奖励制度并不熟悉,还不知道股票选择权这种制度。当时,文化大革命在中国仍然余波荡漾,当个企业主、也就是个资本主义者,对很多人来说仍然观感不佳。面对这样的现实,任正非觉得对于老板来说,最安全的作法就是不要「拥有」这家公司。
在今天,任正非本人仅仅持有华为总股权的1.4%,其他股权则由82,471名员工所共有(根据2014年12月31日华为的2014年度报告所示)。此外,由于华为并未公开上市、而是由员工持有,也就代表公司的营收有一大部分会直接由员工享有。在华为的例子里,过去20年间的总净利润还比支付给员工的总净利润少了许多,讲得明确一点,员工的薪水、红利和股利股息加起来,是公司年度净利润的2.8倍,而且这个比例还计划提升到3.1倍。
这套ESOP的架构有两项重要前提。第一是儒家追求的平等及和谐,让任正非希望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落差不要太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任正非相信如果是由员工来拥有公司,就能受到激励、以创业者的心态来行动,开启更多项目,让所有人都能赚得更多,并大幅减少财富创造累积时的差异。像这样让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增加财富,正是员工持股公司的特点之一,不像一般上市公司,主要只由最顶层少数人乐享利益、并且服务外部的持股人,结果公司内部的薪水落差则是不断加大。然而,虽然华为希望让人人都能够公平取得机会,并不代表他们要求将结果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