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劳伦斯·彼得 (1919—1990),加拿大学者。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 博学多才、 著述颇丰。
当今最畅销管理类书籍是斯科特·亚当(Scott Adams)的《戴比特法则》 (The Dilbert Principle)这一类著作,而不是时下流行的那些咨询专家们所描述的杰出管理经验的大部头,亚当通过诙谐、人性的笔触,生动地向读者描绘出了管理的风貌。实际上,该书自发行以来一直获得管理类最畅销图书的美誉。
其实,犬儒主义者在管理方法和企业运作方面没有任何创新,《戴比特法则》仅仅是准确而令人惊异的描述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犬儒主义。有关管理的经典著作,从《墨菲定律》》 (Murphy’s Law)到《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从蒲海德·威尔胜(Pudd’snhead Wilson)到斯坦利·宾(Stanley Bing),都表现出一种令人略感滑稽的怀疑论调。 《彼得法则》也许是一部恒久的愤世嫉俗的著作。该书由劳伦斯·彼得和雷蒙德·赫尔(Raymond Hull)创作,并于1969年出版。彼得法则是基于以下简单而浅显的假设,即“在一个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一个职工趋向于提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务。”由此,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那些还算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完成——这可以没有例外地扩大到任何拥有层级制度的职业。
书中如此作释:“对于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最终的结局都将是从一个原本胜任的职位提升到自己并不胜任的岗位上。因此,只要时间足够长,层级制度中有足够多的级别,每一位员工都将会被不断晋升,直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这样彼得法则自然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内每一个职位都将被那些不胜任的人占据。”
《彼得法则》中不时有令人开怀大笑或是顿感绝望的地方。并对当时60年代许多富含幽默的杰作进行了回应。书中一些愤世嫉俗的机敏话随处可见——“如果从一开始你就不能获得成功,那么你就可能不胜任现在的职务。”该书预告和涉猎了所有管理者应关心的问题,无论他是否看到——“如果你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或许你就应该在某处停下来。”而对于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位专家,他能够知道为什么昨天预测的事情第二天没有发生。”对于任何在组织内工作的人,彼得的发现好像是正确无误的——或是给他们敲响了警钟。他们或许会对“懒惰”产生负罪感——讲一些笑话而不是去工作——或者成为过度恐惧(当下属展现出更强的能力时,恐惧会产生自傲)。所有的企业生活皆如此。
当该书出版的时候,商业世界正在深受着过度层级制度的困扰,企业已然不堪重负。管理者充斥了整个办公区域。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英国钢铁公司对于其复杂结构的描述就占据了整整一面墙。这种迷宫性的架构图已司空见惯。然而,《彼得法则》并不仅仅是一些尘封的历史笑话。它的美丽在于——如果能称其为美丽的话——它是永恒的。人性的不足就像人们能够创建这种空洞的权力架构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企业处于精干、冗余或其他任何时期内,层级架构都占据着显赫地位。不同的只是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掩饰它们。
除了纯粹的娱乐,《彼得法则》还是一部重要的管理经典,赞美失败的主题。在该书的术语表中,失败被标为“见成功解释”——成功,顾名思义,就是“最终被安置到不可胜任的职位。”彼得在书中写道:“存在着两类失败者:一种是思考了但没有做,另一种是做了但从不思考。” “运气只会敲一次门,但不幸总是逡巡在门外;存在着两种失败者———种是好的失败者,另外一种是从不尝试的失败者。”
《彼得法则》对于那些充斥盲目乐观和甜美现实的大部分商业书籍是一副醒剂,并时刻提醒人们,企业实际运作并不都是伟大的设计和重大的决策,更多的是平凡和挫折。只是人们对这些平凡或挫折不经意罢了。《彼得法则》删减了管理者和管理组织规模——我们不可能都成为百折不挠的、什么事都能做对的领导者。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还要去幻想呢?
彼得法则得以继续存在下去,《戴比特法则》的制定者斯科特提出:“现在,那些不合格的工人被直接提升到管理岗位,甚至没有经过临时性的考察阶段去看看他们是否胜任。在1979年,我还是工人的时候,《彼得法则》所描述的管理层真是太棒了。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能够回到那个自己的老板做得不错的黄金岁月。”
这就是令人惊奇的《彼得法则》直到今天仍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当彼得提到“codophilia”时(指用字母和数字代替词语来讲话),他可能指的就是当今社会咨询师。这证明了这些法则是恒久不变的,有很强的适用性。在书中也提及“无计算机能力:没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或是本身就不懂计算机。”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可能会不同意这个观点,他很可能是一个狂热的爱好者。但最为重要的是,盖茨提出了《彼得法则》中一个最为著名的论调:“管理的艺术就是促进人们工作,而不是每个人都成为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