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交流学专家和其他人长期以来一直对语言和权力之间的双向关系很着迷。
从社会角度来看,语言是反映差别的一面镜子。每一种文化都有一种那个社会最高的社会经济团体所说的“标准语言”。非标准语言是地位较低的人所说的方言。就像语言为权力提供一面镜子一样,语言的使用也产生了权力的差别。 事实上,根据讲话人对词语的选择,他们被冠以(交谈)有力或者无力的帽子。
根据讲话人的交谈方式来确定他们是有力的还是无力的这个事实说明语言是建立权力基础可以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反过来说,言词不适会削减感觉到的权力和领导潜力。在过去20年里,研究人员确定出许多“有力的”和“无力的”语言特征。有力的交谈使得讲话人看起来处于优势、充满信心;无力的交谈很犹豫、没有主见。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侧重研究无力的讲话方式,而有力的讲话被看作是没有无力讲话特征的讲话。下面是一些形式的无力讲话:
- 犹豫(“嗯”、 “啊”、“噢”、 “唔”、 “你知道”)是使用最频繁的无力交谈方式,也是最没有力量的讲话特征。这种最有可能打乱我们讲话的特征也就最有可能削减我们的权力。
- 模棱两可的回答(“有点”, “我认为”, “我猜想”)偶尔的时候可能是恰当的(比如说,在我们确实对自己的话没有把握的时候),但是它们会大大降低我们说话的力度。比较一下“我认为你应在周五之前将那个报告交上来”和“周五之前将报告将上来”。
- 反意疑问旬(“不是吗?” “不会吗?”)在句尾表示不确定。这些表达会降低一个说明性陈述的力度。比如说, “那个展示缺乏组织性,不是吗?”
- 否定(“不要误解我,但是”;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疯狂,但是”)可以成为有用的谈话工具。在不确定听者是否会接受他们所说的话时,讲话人可以使用否定。比如说: “我不是要批评什么,但是你的话有点太长了。”然而,使用否定要谨慎,因为它们表明我们对自己的话缺乏信心。
- 理由(借口或者辩解)否认对所发生事情负有责任。在说错或者做错事情之后,讲话人会使用这样的理由: “这是一个意外事件,”或者“我考试没有准备好,因为我整晚上都在帮室友解一道难题。”一个讲话者若是常常为他的行为找借口或者理由,就会被看作是缺乏能力或者不可靠。
- 插入语(“可能”, “只不过”, “也就是说”)会减损一个有力的形象。也很让听者恼火。
研究人员的报告表明在实验环境里无力谈话的使用会大大降低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在传达一条相同信息的时候,听者总是将无力谈话人的知识和能力排在有力谈话者之下。此外,他们发现这样的信息来源可靠性、活力和把握性较差。无力交谈者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果信息传递的方式犹豫不决,那么听众从中就不会得到应该得到的信息。¨
语言选择对交流者最容易控制的两种权力基础——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无力的谈话者即使实际上确实拥有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也常常看起来像是不了解情况、没有能力。而有力的讲话者常常被看作是有能力,有吸引力的,他们的信息具有说服和情报价值。有证据表明有力的交谈有助于克服合法权力低所造成的劣势。 但是,需要注意其他变量可能会减弱或者取代无力讲话的影响。比如说,如果学生喜欢一个教授或者讲的课有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信息,那么他们对这个老师无力交谈的厌烦感就会减弱。 ”同样,有力交谈在讲话人设法显得很权威的时候最为有效。有些时候无力方式可能更为适宜,比如说像朋友之间的交谈或者在一个上级想找出与一个下属的共同点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与情形相符的方式。
幸运的是,如果我们想这样做的话,我们是可以消除无力语言特征的。律师们说他们可以帮助顾客避免使用无力的语言。演讲教师通过在交谈评价表上记下无力谈话特征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改掉无力的语言。要成为一个有力的讲话人,首先要监督你的无力交谈习惯。记下一次谈话,数一下有多少处无力谈话,或者让一个朋友反馈一下你的无力交谈类型。有意识地去消除无力的语言。用上面讲到的记录和反馈的办法来追踪你取得的进步。成为有力讲话人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注意演讲人和其他人(包括老师)所使用的无力交谈特征。评价他人的做法有助于改进你自身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