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大部分员工的工作环境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像‘‘牛棚”一样:到处摆满了钢制写字台、桌子、文件柜,办公室十分拥挤。除了经理、在实验室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会计师、营销人员和销售人员,大多数其他员工都以“牛棚”为根据地。沟通都是面对面的,十分方便。在那种环境下,想要避开其他学科领域的同事几乎是不可能的。“牛棚”让我们熟悉了部门内发生的事情,只要走上几步,或者和别人随意聊两句就能够做到。在办公室逛一圈,你就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办公室的“格子间时代”到来了。
起初,办公室格子间是被用来保护一些隐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子间成了“禁止擅入”的标志,一个真正的上班时间里的“私人空间”。与此同时,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彼此共事的人不需要走出各自的区域,仅靠发送电子邮件就能够进行沟通。所有在“牛棚”中的互动活动都不复存在。格子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隔音室”,思维被局限在了格子间内的活动,没有必要去了解隔板之外的活动。
1982年,汤姆·彼得斯提出了“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简称MBWA)的概念。当每个人都在格子间中工作时,MBWA更加难以施行。这对经理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他并不会因四处跑动而得到感谢,也无法得知员工在各自的格子间中是如何共同工作的。幸运的是,一些组织现在正以项目需求为基础而开发了新的工作空间。这种方法使得拥有共同利益的员工共处于同一空间中——小一点儿的“牛棚”。
呆伯特(Dilbert)系列漫画已经阐述过很多有关办公室格子间的故事。在漫画中,呆伯特向经理抱怨说自己的格子间缩小了两英寸。经理答道:“我们在格子间的墙壁上安装了‘实时情况调节器’,传感器将监测你的工作,并根据你的价值调整格子间的大小。”在最后一幅图中,呆伯特和他的同事都被挤在了“小盒子”里——“你能这么快就适应它,真是太好了!”从“牛棚”到格子间的变化,限制了人们扩展知识广度和理解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