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泰德·李维特,1925年生于德国,在过去30年间有 “营销学大师” 之美誉。 曾是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也曾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
李维特著作颇丰,曾创作《营销模式》、《意念营销》和 《关于管理的思索》等。他的作品对全球品牌化的出现作了深刻分析。
泰德·李维特早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营销中的近视病”一文,这使他在职业生涯早期就享有美誉。这篇文章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再版重印数超过了50万册。几乎任何一种重要的营销教科书都收录了此文,其中还包括李维特1962年出版的《营销中的创新》。
在“营销中的近视病”一文中,李维特强调,企业要做的首要事情不是简单地生产产品,而是使客户满意。企业应该注重市场化即市场导向。而且这种信念应来自于企业的CEO及相关高层管理人员,“管理都应该向顾客灌输一种价值,而不是产品。这种价值能够吸引顾客并让他们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李维特后来承认“营销中的近视病”与其说是一篇有相当深度的学术论文,还不如说是一篇宣言。文中继承了许多前人的思想,李维特也坦诚这一点。例如,有些思想来自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实践》。
在李维特发表该文时,产品导向理念仍是社会主流。亨利·福特模式的成功,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产品导向的深信不疑。即使在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很久以后,福特还坚持认为自己是明白顾客的需求的。
李维特发现,以产品为导向的理念明显地都是从狭隘的角度对待问题。他强调,企业必须拓展自身有关经营本质的视野。不然,他们将很快忘却自己的客户。“造成当今的铁路系统几近瘫痪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缺乏这种需求,……而是铁路系统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它使得原有顾客被其他运输途径所吸引走,由于他们将自己设定在经营铁路上,而不是运输上。他们对自己行业的错误定义,来源于他们是以铁路为导向、而不是以运输为导向的;他们这是产品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从李维特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铁路系统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他们因循守旧,缺乏一种开拓精神。
此外,李维特也对其他行业提出了相似的批评。电影业忽视了快速发展的电视业,由于他们理念上认为自己是经营电影而不是提供娱乐的(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也适用于解释近年来开始复苏的迪斯尼公司,该公司终于明白,自己是通过各种形式提供家庭娱乐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儿童电影厂商,因此,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李维特坚信,从来都不应该以无所谓的态度看待增长,“事实上,从来没有什么成长性行业”应该被限定在某一特定行业,成长并不意味着什么,而只是充分理解并发现未来成长可能产生的处所。李维特说到,在历史上充斥着企业由于以下原因而不由自己地陷入倒退的例子:第一,它们设想只要人口和财富增长,它们的特定市场就会继续增长。第二,它们认为自己的产品是最优秀的。第三,它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改善生产技术以降低成本和获得更高的利润。“批量生产的工业被一股强大力量控制着,即最大限地生产。这种单位成本大幅度下降和产量急剧提升的大好前景,对大多数企业是难以抵挡其诱惑的。看上去利润是非常可观,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生产上,其结果必然是营销被忽视了。”最终,人们之所以专注于产品,是因为产品是能够被比较和分析的。
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观察已经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当今著名的思想家,如帕斯卡和彼得斯,都在强化李维特的理论,即没有什么成长性行业。成功滋生了自满,自满导致了失败。这是无论90年代还是60年代商业生活的真实画面。
在“营销中的近视病”中,李维特对于销售职能和营销做了生动描述:“营销注重的是运用何种方法和技术,吸引别人购买你的产品。它很少考虑交换过程中的价值。它与营销相对立,营销是被视为由许多诸如发现、创造、唤醒、满足顾客需求等紧密联系的活动组成的完整商业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当营销学梅开二度时,众多企业开始关注并正视李维特的理论,认为以产品为导向的做法有点不切实际了。
李维特的文章和他的其他一些著作将营销理论发挥到了极至。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还产生了被李维特视为“营销狂”的现象,就是对顾客的任何行为,哪怕是一时的冲动行为,都要做出某种反应。这篇文章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75年李维特说他会以同样的方式再做一遍)。
李维特对于企业以产品为导向的问题分析得相当精确,虽然他预测出的可能解决方案并不是特别准确。假如铁路系统将自己定位在运输业上,也不见得就会成功。然而假如他们当时注意到了顾客的这种需求的话,也许事情会变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