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然、安达信公司因为道德问题而破产,纳斯达克、所罗门兄弟公司、美林证券、贝尔斯登都险些遭遇道德崩溃,美国爆发严重的次贷危机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当前美国的商业教育存在根本性的问题。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的一位资深教员将当前道德危机的责任直接归于商学院,他说:“甚至到目前为止许多商学院的课程仍然没有涉及道德理念和社会责任。”他随后又指出:商学院的教师之所以没有动力去揭示不道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都在忙着追求社会地位,忙着当兼职顾问,忙着举办企业行政人员培训班赚外快。
一项针对商学院研究生的调查发现,在刚刚参加MBA培训课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商业的目的就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到了MBA教育即将结束的时候,只有1/3的人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而2/3的学生认为商业的目的就是增加股东的价值。很多时候,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教授们给予了自由市场理论过分的尊重。市场经济理论将人描述成一个自私的、从来不关心他人利益的竞争主体。因此,商学院的学生会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而变得越来越自私,工商管理硕士经常欺骗其他专业或学院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项针对商学院道德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校的商学院都没有把道德教育当回事,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还引用了一个案例来佐证他的研究结论,即一些学生进行了为期数十年的努力,试图劝说他们的学校开设道德教育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结果仍然没有取得成功。他还发现周围的同事对他调查中包含的所谓“前十名”的大学持一种“矛盾和蔑视”的态度。更令人惊讶的是,虽然近些年来欺诈等商业丑闻案件层出不穷,许多学校的商学院对此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甚至干脆取消了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泰科、英克隆、奎斯特、冠群等公司之所以遭遇了极为严重的道德危机,与近些年来美国的企业过分重视股东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完全不考虑他们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也全然不顾公司员工、顾客、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绝大多数商学院的老师教给学生们的都是如何去“追求更好的数字”,而并不教他们在做决定时要去考虑和关心员工、顾客以及社会的利益。与道德和社会责任相关的一些课程通常都会看做“软”课程,学校对这些课程没有足够的支持,他们更重视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分析工具、概念模型以及利润测度等方法。一个合格的商业教育必须让学生们知道在做重大的商业决策或颁布某一项政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决定或政策可能导致的后果。有85%的企业管理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尤其是那些专门负责员工招聘的管理人员,他们都认为良好的道德理念和正直都是他们在招聘时非常看重的品质。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良好的道德理念与财务和营销技能同样重要,他们纷纷开始要求美国商学院联合会(AACSB)在商学院教学计划中加入道德教育课程。虽然该机构没有直接应允这一请求,但还是开始督促各学校在本科或研究生教学中涉及道德教育,并提供了许多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教学材料。在不久的将来,正直、诚信、社会责任、道德理念等是否能够成为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恐怕还不一定。
商业教育中的道德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的话题。早在多年以前,许多企业管理者和美国民众就都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道德教育。在20年前开展的一项针对企业CEO、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以及国会议员的调查显示,有94%的受访者认为商业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道德问题,有63%的人进一步认为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坚持更高的道德标准来巩固其竞争地位。这些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还认为美国不同地区在道德状况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将美国的各个地区按照道德水平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中西部地区、西北部地区、新英格兰地区、美国南部、西南地区、西部以及东部地区。
我们之所以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感到很困难,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对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并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道德,什么是道德的行为。他们仅仅是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事情是不是符合道德规范。因为在美国,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一般都不会教授与道德方面的课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企业管理者也是受害者。孩子们从小开始的课堂学习和考试实际上都属于竞争性的、个人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妨碍了他们形成集体主义感,也无形中阻止了他们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实际上妨碍了人们道德的成熟和美德的形成。正是因为对道德规范缺乏足够的了解,企业的管理者们被禁锢了。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者们因为无法充分考虑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导致可以选择的空间变得非常狭窄。
其实道德规范并不神秘,理解和掌握起来也不是十分困难。在整个19世纪,道德观或者道德哲学都是美国大学或者高等学校学习课程的核心。在那个时候,所有的高年级学生必须参加道德课程教育,同时也因为课程的重要性,一般都是由学校的校长亲自负责。在课程的设计上,道德课是为那些即将踏进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们准备的,是他们必修的课程。道德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这些学生的道德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好的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处于这一时期的教育家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缺乏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不可能实现繁荣昌盛。像美国这样因为不同的种族背景、不同的信仰以及不同的利益而分立的国家,更加需要一种教育框架,使得所有的学生在这一教育框架内都能够把他们所学的统一起来:“整个大学学习首先是一个道德成长的过程,大学生活应该成为整个道德人生的缩影,同时应该将精力集中于道德课程的学习上。”然而,现在的美国还有这种需求吗?
商业教育一直以来都饱受质疑,许多在商业领域工作的人批评商业教育过于狭隘,过于注重分析和技术的应用。美国商学院联合会也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对此展开调查。该委员会提供的权威报告指出,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课程缺乏远景和整合。除此之外,对于道德观和商业运行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也都缺乏足够的重视。
除了以上的这些理由之外,还有一些实际因素客观上要求将道德教育纳入到商业教育体系中去。许多时候,企业管理人员之所以产生不道德的行为,是因为遇到了现实中的压力,如果在他们遭遇这种压力并产生不道德行为之前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那么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在一项实验中,实验人员给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一个涉及道德问题的案例,并要求他们对案例中的一系列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两周之后实验再次进行,参与实验的仍然是这些大学生,只不过这次他们是处于实验人员根据这个案例模拟的实际环境中。与第二次实验相比,第一次实验中的学生表现得更加道德。在实际工作当中,来自时间和短期内成本节约的压力往往会迫使人们在道德问题上做出妥协。
如果避开现实压力考虑道德问题,人们往往就更能够从中立或者客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做出道德判断。道德推理或判断能力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提升。总的来说,有根据的或者建立在了解事实真相基础上的道德案例讨论和道德判断会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也为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企业以及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政策和培训计划来帮助员工理解道德问题。一项针对企业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将道德方面的政策和规范传递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员工都清楚地了解。有超过85%的企业会选择以笔试的方式来考察员工对道德政策和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要求他们在实际中必须按照道德政策和规范行事。另外,有55%的员工表示他们的雇主向他们提供了职业道德培训。如果将调查对象局限于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调查更多的员工,这一比例会增加到66%。如果将职业道德培训项目与企业的其他培训项目结合在一起进行,效果往往会更加明显。
企业之所以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项目,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培训来使员工们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行为是合理的而哪些行为又是难以容忍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企业的员工从事犯罪行为而使企业受到惩罚。通用电气、IBM、强生、波音、默克等公司都为员工提供了职业道德培训,并且已经坚持了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