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中年的生活就像一个三面镜——中间的大镜子以及折叠在两侧的小镜子。一侧的镜子让你看到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你孩童时代的许多场景就会浮现在眼前。当对一个小家伙说“请别那样做”时,你会忍不住想起童年时那些可笑的往事。
另一侧的镜子反射出你父母的形象。你和你父母的关系正在改变,你已人到中年而且已经老去。你过去曾是家中的“运动员”,依赖于父母的支持和建议,现在你已是一个“教练”,带领着父母并给他们以忠告。当曾经身强力壮的父母越来越依赖你的时候,你的内心世界不可能再像往日那样平静。看着他们(你会因这种角色的颠倒而感到不舒服),你不禁会问:“用不了几十年我不是也会变得像他们那样依赖他人、死气沉沉的吗?”你看到自己年老时的缩影,这正是你害怕见到的。
中间的那面镜子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他反射出你现在的形象。你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脱发,两鬓斑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突出的啤酒肚,胸部下垂,眼镜必须备在身边,头脑也不是那么清醒了。在这种生理衰老的作用下,难怪中年人越来越担心自己身体的形象。男人因自己不再是唐·乔瓦尼而忧虑,尽管他们很少表露出这种担忧(他们发泄的方式是在更衣室里讲笑话或者同精神病学家聊天)。尽管有“伟哥”的助阵,但是中年人的性生活早已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威猛了,这会使人的自我陶醉心理受到打击。女性也是一样:她们必须对付更年期的到来,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再生孩子了。
步入中年时,男人和女人都会为婚姻生活的前景担忧,特别是那些年轻时就结婚的夫妇。他们可能感觉到不像过去那样情投意合了,也许是因为两个伴侣以不同的速度成长、发展的缘故吧。20岁时的感觉和40岁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因为兴趣不合,他们共同的爱好和活动极少。如果家中有孩子在,感情疏远的夫妻还会走到一起。在家待不住的十几岁的小青年有时感觉到他们扮演着婚姻黏合剂的作用:他们“英雄”地成为“问题少年”,好像他们潜意识地意识到如果他们离开家,父母的婚姻就会破裂。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或者独立生活,“空巢综合征”就会在婚姻的公式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当孩子都离家远去,夫妻还会说些什么呢?他们只能面面相觑,尝试相互交流了。
人到中年,对疾病就越发恐慌,更易被忧郁症困扰。当自己的好友身患重病或去世后,人们总是在担心一个问题:下一个人是谁?甚至当他们不时地被逝去青春的回忆煎熬的时候,他们的“幻想年龄”会与实足年龄和生理年龄相吻合。要想拒绝镜子中自已的形象,真是越来越困难了。
中年还催促人们重新评价自己的职业,开始担忧精力耗尽或丧失效率。工作的计划已经不能和生命的时钟相吻合了。当开始自己的职业时,我们都是雄心壮志,抱有梦想,这是我们多年后想在企业中达到的目标。这些梦想就像是娇嫩的花朵,需要用心去呵护,我们只有对亲密无间的贴心朋友才会说出自己的梦想。当我们带着梦想一步步地向上爬时,我们清楚地发现企业就像是一个颠倒的漏斗:在底部有很多空间,而顶部却很狭窄。终于我们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在企业的顶层是容不下梦想的。
一些人逐渐意识到,几乎没有CEO能实现他的全部梦想,他们会把对这种挫折感的不满发泄到企业其他成员身上。很多人妒忌年轻的一代,他们憎恨年轻人的“崛起”。他们就像希腊神话中吞噬自己孩子的巨人克罗诺斯。他们会将有作为的下属以工作不力的借口发配到企业中冷清的部门工作或者干脆把他们解雇。这简直就是“谋杀”行为,而他们却极力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认为这对企业和下属都有好处。他们还不罢休,声称自己为这个有上进心的企业感到自豪,并吹嘘这样做是为了培养企业中年轻管理人员的领导才能。
在一幅《纽约客》的漫画中,一个明显颇有权威的CEO坐在他的大办公桌后面抽着一支大雪笳,在桌子前面站着一个年轻人毕恭毕敬地听他讲话。漫画所配的文字写到“克林斯,你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你被解雇了。”很显然,这个有自我陶醉倾向的CEO非常妒忌年轻的一代。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CEO都不情愿地培养他人的领导力。他们把自己的兴趣凌驾到他人的兴趣之上,对优秀的企业人才弃之不用,把年轻人只看作是他们自身的延续。只要年轻人愿意接受这种角色,一切都还相安无事。一旦他们想走自己的路,就会像漫画中那样遭到妒忌。在那些害怕年轻人对他们构成威胁的CEO眼中(他们年轻时也有推翻上级的幻想),“丢弃”这种对人才根本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