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激励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谈的是能力的释放。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能量工厂。在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能量被不断地、自动地生产。我们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然后能量又被储存在组成人体的约1 000亿个细胞之中。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能量,所有的细胞组成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库,库中的能量就等着被使用。
可惜的是,这种巨大能量中的大部分都在我们的细胞里休息,这些能量从来没有被释放出来。事实上,人体中超过90%的能量从来没被使用过。虽然每个员工都有一座巨大的内部能量库,但这种能量几乎都被浪费掉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悲剧。一旦不用,这些能量就烟消云散,无影无踪。这种不必要的损失代价很高。
事实上,激发动力取决于一些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释放人体内被囚禁的能量。夏德·赫尔姆斯泰特(Shad Helmstetter)认为:“要激励某人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你必须去影响他的情绪。”情绪的力量,来源于荷尔蒙激素(人们最熟悉的是肾上腺素)的释放,它们进入血液中参与全身的体内循环。
所有的情绪,都始于人对其处境所作的主观、瞬时的评价。任何环境都可能让人觉得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这取决于当事人怎么理解它。积极情绪包括快乐、满足、骄傲、兴奋、渴求、希望和激动等感情。消极情绪包括悲伤、烦恼、愤怒、憎恨、厌恶、恐惧、紧张、失落、内疚、后悔和羞耻等感情。
让我们设想一种情景:即将裁员的谣言正在整个组织中流传,该组织的一位员工被老板叫去谈话。你觉得这位员工会经历什么样的情感反应?很可能是恐惧或紧张。但如果这个组织刚刚收获了一个利润可观的新合同,这位员工更有可能会兴致勃勃、满心激动地去面对老板的谈话。
换言之,对一个处境的积极想法能够引发积极情绪,而对一种处境的消极想法能够引发消极的情绪。
有两种类型的积极情绪。第一种是让人感觉良好,但不一定让他振作。快乐与满足就是这些积极轻松的情绪的例子。这些情绪是由类似“一切太平”的想法引发的。引发这种想法的原因,可能是赢得了胜利、听到了好话,也可能是经历了其他一些正面的事情。在这些条件下,人获得一种暂时的满足。这是一种放松而不紧张的感受。
第二种积极情绪不仅是积极的,同时也是让人振奋的。积极振奋的情绪包括感兴趣、激动、渴望。一个人精力充沛,其原因不只是睡了一个好觉,更有可能的是积极而振奋的情绪在起作用。积极而振奋的情绪让人想做一些事情,让人变得主动、高效和有创造力。这些情绪是打开人类动力秘密宝库的钥匙。
积极的想法唤起积极而振奋的情绪,大量的激励性能量就被释放出来。这会激发人产生高效率的工作,最重要是,此时还会有创造性的行为。当员工超越对职位的“正常”要求,主动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流程,或为客户付出卓越服务,创造性的行为便被表现出来。
虽然消极的情绪(如恐惧和愤怒)可以暂时地调动起人们的动力能量,但是所有消极情绪最终都有负激励作用。一旦愤怒平息,或成功地躲开了恐惧的对象,人们往往会感到力量枯竭。
消极情绪导致巨大的能量浪费,让供应给实际行动的能量减少。当能量水平很低,人们会更多地选择“例行公事”,而不会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更高的能量水平)。消极情绪还产生消极行为)。
很明显,积极情绪对组织效力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是那么多建设性动力能量被释放的原因。
实际上,人们已经发现高绩效公司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充足的情绪能量。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都装填了情绪的弹药。
毫无疑问:如果组织希望员工拥有巨大动力,那就需要加倍重视人们的情绪。组织必须认识到,情绪与动力相辅相成,两者不可能单独存在。各组织尤其需要在职工身上激起更多的积极而振奋的情绪(特别是欲望)。在未来的完美激励型组织里,员工将在工作中保持高昂的情绪,而不是像机器人或行尸走肉那样例行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