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是职场上的美德,聪明人最应该注意的就是戒骄戒躁,谦虚做人。
但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时代已经不同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即使给自己打上“我很优秀”的标签,可能都没人注意,那么谦虚还有什么用呢?
这是对谦虚的一种误解,谦虚并不是让你尊重别人,贬低自己。谦虚是一种感恩和宽容的心态,它隐含着特别的价值,它是能够做出正确抉择的最佳心态。谦虚有助于充分考虑相反的意见,让我们避开社会中无所不在的陷阱。
相反,如果不谦虚,就会导致自视过高,并轻视危险,进而孤注一掷,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他们因为各自不同的选择,最后导致的结果也有天壤之别。这两个人都有着想征服对方的野心,但是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他们都积极地探查敌情,招兵买马,等待着进攻的时机。两位王者都知道像这样的对峙局面是无法长期维持的,两国之间由于无法化解的仇恨,最终必然会拼个鱼死网破。
从最后的结局来看,越国完胜。但其中的波折却耐人深思。吴王夫差先逼迫自己的忠诚谋士伍子胥自杀,最后却喊着“我死了有何面目去见伍子胥”而死。
到底吴王夫差和谋士伍子胥,以及与越国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自视过高会怎样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并最终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事实上,在战争的初期,吴国拥有较大的优势。吴国大军甚至包围了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愿意投降,希望吴国撤军。伍子胥觉得这是消灭越国的最佳时机,并提出尽快进攻的建议。但吴王被骄傲蒙蔽了眼睛,认为以自己的实力,根本不惧怕越国反扑,所以解除了包围。之后伍子胥被迫自杀,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伍子胥是吴国的核心人才,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智慧帮助吴国发展壮大。在伍子胥死后,越王觉得已经到了反攻的最佳时机,但他的谋士范蠡却提醒他,现在还不到时候,吴国的军事实力依然强大,应该继续忍耐。而越国的君臣受尽了耻辱,群隋激奋,都想尽快报仇雪恨。
特别是在伍子胥死后,吴国军心不稳的那段时期,似乎就是最好的反攻机会。但是越王勾践最终听从了范蠡的劝告,他以谦虚的心态接受了相反意见,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越王克制自己的进攻欲望,并每日卧薪尝胆的时候,吴王正跟周边国家组织联盟,希望自己成为中原的霸主。这件事是伍子胥生前再三反对的,但失去了伍子胥的夫差,再也无人能制约他的傲慢,最终走上了亡国之路。夫差已经被称霸的幻像蒙住了眼睛,自大到目空一切。当吴王率领大军北征的时候,范蠡判断吴国必定国内空虚,是进攻的最佳时机。越军便以破竹之势攻占了吴国,越王勾践终于报仇雪恨,而吴王夫差则在耻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决定两位王者的胜败关键就是“谦虚”。夫差傲慢地拒绝了忠臣的劝告,而勾践则能耐心倾听相反的意见。真正的谦虚不只是简单的“降低自己”,而是保持心态的平衡,从而做出冷静的分析和抉择。
实际上,很多人做出决定之前,都会先参考很多资料并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如果前期进展得过于顺利,就会得意忘形,并不断抬高对自己的评价,得出过于乐观的结论。没有谦虚心态的人,很难接纳反对的意见。只有谦虚才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海纳百川的胸怀,倾听不同的声音,这是成功必备的品质。以谦虚的姿态制约骄傲的心,才能让你居安思危,广开言路,避免因小的胜利而导致大的失败。
尤其在做出选择时,更要注意谦虚的心态,审视自己是否失去平常心,从而导致自视过高。例如,协商年薪或者升职的时候,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常常被“今年我做了很多事”“谁做的比我多”等想法主导着思维。如果这些念头扎根,则很难听进反对自己的意见,只会抓住对方意见的缺点进行反驳,这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为了防止自视过高,应该时刻带着打开相反意见之门的钥匙,在胜利时警惕荣誉光环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