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如果能营造出「专家」的名声,就等于得到最佳的职涯保障。至于国际市场上的思想领袖,如果营造优异的个人品牌,就能得到更高的演讲价码。就算只是公司内部的专业员工,名声也能带来大家心所向往的升迁等等机会。掌握以下方式,就能让专业在公司内得到肯定。
第一,先体认到你不用一开始就是个全球等级的专家。有太多人都小看了自己能发挥的价值。你不用是莎士比亚,也能教别人如何写出更好的商业备忘录;不用是全球跑最快的男人波特(Usain Bolt),也能带着办公室的大家组个慢跑团。
麦克•雷奇(Michael Leckie)原先是一家知名研究公司的人力资源副总裁,但同时培养出了对教练指导(coaching)的兴趣。虽然这项主题确实和他的工作有关,但并非实际负责的项目,纯粹是因为兴趣而开始研究。刚开始,和许多全球知名的权威相比,他完全就是个新手,但他很快就成了全公司最懂人才培育的人。在一次我为了新书《出类拔萃》(Stand Out)而做的访问中,他告诉我:「如果是在公司里建立自己的品牌,这个场域就这么大,你不用是全世界最棒的,只要是公司里最棒的就行了。先当小池塘里的大鱼,等到变成这个环境最大的鱼,再不断继续变大、开始走出原本公司的环境。」
在早期阶段,务必清楚知道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如果太早以为自己已经是专家、能够和业界巨头相提并论,万一遇上不懂或是难以处理的问题,就会赔上别人对你的信心。相对地,只要能诚实面对自己的进程(对某些方面已经够有经验、但也有地方还在学习),其他人通常也就会尊重你懂的那一块,并且觉得你有些地方不懂也无妨。
随着履历日益丰富,也要确定公司能够理解你这项公开品牌的价值。像是在雷奇这种情况,因为所培养的专业原本并非自己的核心责任,这就特别重要。雷奇表示:「我的世界就是[这间公司],所以我的品牌也必须与公司看重的价值相符。」随着他逐渐建立了自己教练指导的品牌,雷奇的整体专业形象也慢慢提升,最后终于有客户在一场给科技领袖的会议上请雷奇担任主题讲者。虽然对他来说,能担任主题讲者相当令人兴奋,但就可能引起上司的怀疑(为什么他会得到这么多注意?他为什么不专心处理自己真正的工作?),还好他之前曾经花了时间,让上司看到这件事与公司的整体业务目标是有关的。
雷奇就说:「关于外界业务,务必要清楚解释这些业务如何与公司有关,否则某些人就会觉得这是工作分心。」雷奇并不只是期望老板的老板能那么体贴,理解在大会担任讲者对雷奇是件重要的事;他是明确点出担任主题讲者能为公司带来什么业务上的好处。雷奇说:「他会很高兴看到的,是能够和客户有良好的互动,而我在那里,正是在发展业务、增加客户和我们的互动。」
最后一点,必须要能看出何时该有策略地发展使你有名的领域。雷奇表示:「有时候,品牌成功只是无心插柳,而不是真有什么计划。虽然可能做的是你喜欢的事,但方向不一定尽如人意。」雷奇发现,自己在教练指导和人才培育的领域专业名声开始变得太过响亮(虽然这些能力对人资领袖也十分重要),结果就是在公司里面,比起那些公司比较看重的领域,似乎已经开始抢了风采。「我建立了这个品牌、打开了这扇门,但也开始关了其他的门。我发现,虽然我很懂得如何建立团队、推动团队达成出色的业务成果,但大家谈到我的时候不会去谈这些成果,而是谈我这个品牌里面比较特殊的地方[像是教练指导]。」
因此,他决定将教练指导定位成「次品牌」(sub-brand)。换句话说,虽然雷奇还是会继续这件事,但开始不那么强调,宁可多谈谈他推动公司获利的能力。雷奇表示,靠着调整讨论的主题、并找些友善的人帮忙点出他的工作成就,「能够很巧妙地让人用某种语言来讨论你。」而且对他来说,他已经算是公司高层,需要承担一些比较大规模的领导业务,这也就更重要。
比起创业者或其他自由工作者,专业员工要在公司内建立强大的个人品牌,情况会比较微妙而棘手。在自己的技能和兴趣,以及公司的需求和道理之间,需要能够达到一个独特的平衡。但如果能做对这件事,让自己成为公司内的「本地专家」,就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名声,同时得到应有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