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认为权力是“强制属下服从的能力”,那么他取得成就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对权力的合理定义应该是“采取行动影响他人的能力”。只有当领导者能够影响属下时,他才能成就某项事业。
领导者能获得权力主要得益于其多年来结成的关系网。在商业领域,共同的利益会促使人们形成一定数量的关系网。公司总裁往往非常看重自己与董事会主席、成员以及直接下属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往往认为权力是自己赢得的或是上级赋予的。事实上,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上级给予领导者的是权威和责任,而非权力。赋予领导者权力的人实际上是员工。
政治家往往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因为给予他们权威、责任和权力的正是选民。在机构当中,这三者通常是各自分离的。经理可能会承担责任,但是却不够权威。尽管不尽如人意,但是现实的确如此。经理可能会认为自己拥有权力——因为在雇用、解聘和升迁等方面他都有权决策。但事实上,这只是权威,而不是权力。当领导者的努力在机构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时,可以说领导者是真正的权力拥有者。
换句话说就是,领导者的权力体现在他们能够促使机构成员勇挑重担并且团结一心。需要强调的是,领导者的努力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言语而没有行动无异于空想。只有行动而没有言语容易被人误解。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领导者必须协调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明白自己应该傲何反应。同时,领导者的言行必须能够迅速而清晰地揭示这样一点:他所提倡的行为能给机构和员工带来实际效益。
理念为何重要?
实规理念带来的一些好处可能只能在未来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如果最初员工对此不甚清楚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领导者的作用就是使这些难以认清的结果变得清晰而真切。政治家们深谙此道,因此,他们才能说服属下为国家浴血奋战,甚至牺牲生命;宗教领袖们也深谙此道,他们的作用是使信徒笃信天堂和地狱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对虔诚的信徒而言,人类注定无法逃脱上帝的审判。这些领导者选取了一些日常行为,把它们确定为里程碑事件。这样,追随者们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也能看到自己的目标。
在商业领域,领导者也必须如法炮制,即能够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对结果的了解体现在不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激励人们继续不断地努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许多商业领导者纷纷效仿宗教领袖。他们推崇个人利益以期鼓励属下努力奋斗。他们使用引入注目的言行,其实这只是他们鼓舞众人的手段之一。但是,请记住,使用戏剧性的手段也需要适可而止——因为夸张做作的领导风格有百害而无一利。
领导者只是权力的行使者
尽管行使权力的是领导者,但是权力却属于员工。员工们可以各自决定是否要扩大或抑制领导者的权力。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当员工按照领导者的要求行事时,权力才得以实施。许多能干的领导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认为权力的实施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他们认为领导就是命令加控制,领导者应该告诉员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其实,这只是领导者的幻觉,事实并非如此。这些领导者就好像沙漠中干渴难耐的旅行者,心中期盼绿洲,因此幻想绿洲就在眼前。
在商业机构中,如果人们不愿效力,那么领导者就无法行使权力。如果人们不能任劳任怨,那么领导者也无法行使权力。只要员工们的努力程度彼此一致,领导者就无法逼迫他们中的个体比别人更加努力。在强迫属下服从方面,领导者面临着种种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另外,服从只表明员工能够按照要求行事,而事实上,他们的努力可能微乎其微。强迫属下的作法说明领导者能力有所欠缺。在短期内,领导者的不足可以得到弥补。但是,经常或长期使用该方法就说明领导者远不能胜任其职务。
如果权力属于员工,那么有效的领导者必须了解员工看重的事物。领导者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员工身上。相反,他们必须将自己的理念与员工的价值观、愿望甚至挫折联系起来。如果人们没有感觉到危险来袭,那么领导者很难号召人们武装备战。如果领导者在描绘机构的未来时无法满足员工的要求和愿望,那么其愿景计划就难以实施。如果领导者不了解员工的需求和目标,那么他就失去了凝聚众人的力量,也失去了鼓舞众人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能力。强制就成了他唯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