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力活动,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一个名为“创新领导力中心”的机构对750名高层主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 大部分的受访者(79%)都将领导者的培养当做发展组织竞争优势的五个最重要因素之一。
- 主管们(90%)都正忙于或参与到发展领导力的过程当中。
- 管理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个人性格特征、更高层次的策略管理技巧以及程序管理技巧。
- 管理者的个人性格特征随着管理级别的上升而变得更加重要。
- 不到一半的受访者(42%)所在的部门或组织已经创立或呈现出一种领导力策略。
- 不到一半的受访者(49%)所在的部门或组织建立了人力资源计划来支持领导力技巧的发展。
这些策略听起来鼓舞人心,然而同时又不免令人失望。主管们不断呼吁想要更强的领导力。尽管有79%的主管认为培养领导者是发展组织竞争优势的五个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仅有42%的人已经创立或呈现出领导力策略,仅有49%的主管建立了人力资源计划来支持领导力技巧的发展。发展领导力技巧包括的内容不仅仅是送各级管理者去参加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教他们如何在达到组织目标的同时又使下属满意。大多数领导力计划中缺少的是对领导者的职能和范围进行定义。
密歇根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一项研究,就组织中的经理人对于“注重高业绩”和“以员工为中心”的倾向程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注重高业绩的经理人也十分关注其员工的未来发展。这意味着,以业绩为重的领导者不一定对员工的关注程度很低。
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的另一个相似的研究假设,组织中的领导者存在两组不同的关注:高业绩和低业绩、以人为重和不以人为重。领导者的表现可能会偏重其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在之后的研究中,两组研究人员都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描述领导者:业绩导向和人本导向。看重业绩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员工。
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和罗伯特·托马斯(Robert Thomas)进行的关于领导力一般差别的研究,以不同年代人的特点为基础找到了一些共同点。他们将领导者分为“怪老头”和“杂耍小伙儿”两类。这一理论认为,“怪老头”式的领导者大多经历了大萧条和“二战”,他们追求的是稳定、忠诚和经济安全。而“杂耍小伙儿”式的领导者读过的书都是“大部头”,倾向于模仿“二战”英雄将军们的指挥和领导办法;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从企业的收发室开始工作,一路晋升到董事会办公室;这需要的就是努力工作、投入和忠诚。
“杂耍小伙儿”式的领导者成长于战后的国家和平时期,物资丰富,人人追求一个更加平衡的生活模式。他们的精神食粮就是电视节目,完成学校的作业倒成了次要任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抄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人的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其中很多人的父母都有工作,因此他们不急切寻求物质的东西。作者还提到,“杂耍小伙儿”式的领导者往往没有耐心,等不到进入董事会办公室就会离开原来的组织,但是随着网络公司泡沫的破灭,这种做法也会迅速消失。以往这些人想的是要有奖金才去上班,而现在已经变成要找一份能提供更多安全感的工作了。对组织的忠诚这一特点受到置疑,并且他们更想要得到金钱方面的奖励。
本尼斯和托马斯发现,这两代领导者所共有的4种竞争力如下:
- 适应力——无论环境如何,以一定的弹性去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多数组织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 感召力——一种创造大家都能认同的理念的能力。一种鼓励大家去冒险和前进的能力。一种创造明显不同的事物的能力。
- 理解力——具有较高的情商,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尊敬和礼待他人,清楚对方的能力和缺点。
- 正直——保有一种强烈的道德方向感。兼顾抱负、实力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平衡。
本尼斯和托马斯还认为,这两代人都是从他们称为“生命中的决定性时刻”的深刻经验中获得了各自的领导技巧:“怪老头”经历了大萧条和“二战”,而“杂耍小伙儿”则度过了多种多样和有决定意义的时刻。作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讲述了如何在这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进行学习:
尽管身患疾病,尽管有敌人和悲痛,但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不畏惧改变、有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对重大事件保持兴趣,并且能从小事中得到快乐,那么他就可以在意想不到的重大变故发生后,仍然能生存下去,并且可以活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