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谈论过,突然之间当创意的洞见浮现时,伴随而来的那份无以比拟的幸福感(bliss)。爱因斯坦(Einstein)把他明了了广义相对论的当下,形容为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曾经以更具诗意的方式说,「瞬时之间,创造力就让整个宇宙井然有序,这是多么奇特啊。」
不过,在这些创意的洞见出现「之前」的时刻呢?事实上,有哪些情绪力量促进了创意的发生?
一直以来,心理学都认为,正面的情绪有助于创意的产生,因为正面情绪让心智更为开放,至于负面的情绪则会让一个人的注意力范围缩小,不利于创造力。可是,这样的观点过于简化,理由如下。
的确,注意力的焦点对于创意思考(creative thinking)会产生重要的效果:范围开阔的注意力会产生自由浮现、相互碰撞的各种想法,至于狭隘专注的注意力,则较有利于依循步骤、线性目标的达成。不过,新近的研究指出,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是了解注意力焦点的最重要的差异所在。过去七年以来,由心理学家艾迪•哈蒙琼斯(Eddie Harmon Jones)及其团队所进行的研究指出,影响一个人注意力范围的重要变数并不是「情绪向性」(emotional valence,指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而是「情绪的强度」( motivational intensity)或者是你感觉到必须采取某种方式,或避免某件事物的强烈程度。举例来说,愉快(pleasant)是一种正面情绪,可是情绪强度不高。相反地,渴望(desire)则是一种具有高度情绪强度的正面情绪。
研究人员把有趣的猫咪短片(诱发低度的动机强度〔motivational intensity〕)以及可口诱人的点心短片(引发高度的动机强度)播放给参与实验的人观看。即便这两段短片都引发了正面的情绪,由于猫咪短片实在是逗人发笑,让心智更加扩展(由受试者针对一项刺激目标做出更全面性的配合来衡量),至于带有较高动机强度的点心短片,则让受试者的注意力范围变得更为「狭窄」(受试者针对一项刺激目标做出更多以细节为导向的配合)。而且,当观看引发负面情绪的短片时也是类似的情况:悲伤(一种低度动机强度的状态)会让注意力的焦点更为开阔拓展,至于厌恶(一种为了避免的高度动机强度)则让焦点变得更为狭窄集中。
研究人员做出结论,相较于单纯体验到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动机强度是影响注意力范围更为重要的一项变数。个中原因可能是因为,低度的动机状态会促进寻找新的目标来追求,而高度的动机状态则会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完成一项特定的目标上。因此,下一回当你想要维持心胸开放,综观全局时,可能最适合的情况就是只要让自己处在愉快(或悲伤)的心情。如果你对于活动本身过于热情,就有可能见树不见林,光注意到细节而忽略了大局。相反地,如果你真的需要埋头苦干,聚焦在提出实际可行的新想法上,那高度的动机强度就可能刚好是解决之道。
毕竟,扩展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的两项能力都是创造力的两大关键要素。最近由罗杰•比提(Roger Beaty)领导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我个人也参与合作)指出,具有创意的人在通常不一致的两个大脑部位──跟聚焦与注意力控制有关的大脑网络区域,以及跟想像与自然发生(spontaneity)有关的大脑网络区域──之间,拥有较多的连结。事实上,整个创意的过程──不只是产生深度洞见的那些时刻──涵盖了狂喜(euphoria)与灵感的状态,也包括了平静与理性聚焦的状态。富有创造力的人并不只是具备这些特质当中的任何一项而已;他们的特点是他们的适应力,以及根据任务所需,把似乎互不相容的状态混合起来的能力,不论是开放式的注意力和聚焦的动机,正念(mindfulness)跟白日梦,直觉跟理性,或者是强烈的叛逆和对于传统的尊重。换句话说,富有创意的人拥有「混乱的心智」(messy minds)。
同样地,其他研究也发现,报告说经常体验到极端或强烈情绪的人,相较于那些只提到感觉正面或负面情绪的人,在创造能力的评量上得分较高。生命如果充满了热情与强度,包括了人类经验的完整深度,对于创造力就会有所助益。我在自己的研究当中发现,「情感的参与度」(affective engagement)──人们对于自身情绪的整体广度和深度的开放程度──相较于智商或智力的参与度,是预测艺术创造力(artistic creativity)一项更好的指标。
相同的道理,我们也极少只是单纯感到快乐或悲伤;我们比较倾向于体验到「混合的情绪」(mixed emotions)。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科学家克莉斯汀娜·方(Christina Fong)调查了「情绪矛盾」(emotional ambivalence)──同时体验到正面和负面情绪──对于创造力的效应。她的研究指出,同时体验到多种通常不会一起体验的情绪(比方说,兴奋和沮丧)代表说,「一个人处在不寻常的环境中,而其它不寻常的关系也可能存在于这个环境当中。」这份对于不寻常关系而提升的敏感度,是促进创造力的另一项重要因素。
先前的研究暗示了可能会增加「情绪矛盾」的某些情境:相较于较低社会地位的女性,处在较高社会地位的女性提到了更多的「情绪矛盾」,而当人们参与组织招募与社会化过程(organizational recruitment and socialization)时,他们会提到较高程度的情绪矛盾。克莉斯汀娜.方指出,或许经理人「会从安排这些时段的创意思考任务当中获益,或是可以把创意工作指派给新进的组织成员(这些人可能正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换句话说,或许是在这些高度情绪矛盾的时刻当中,员工的情绪才成熟到适合发展创意。
方的研究同时也指出,情绪矛盾跟一个人所处环境的不寻常性可能会相互配合;认为自己处在不寻常环境中的员工,可能会显现出更多的创意思考。像是迪士尼(Disney)和IDEO等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企业对于这一点都相当地清楚,因为这些公司的员工都因不寻常的工作环境而获益。IDEO位在加州帕拉奥图(Palo Alto, California)的办公室天花板上悬吊着飞机和脚踏车,塑胶珠帘被拿来当作门使用,圣诞树上的灯饰则一年到头都闪烁着。任何地方都看得到各式各样的玩具、设计精巧的机械装置,以及过往专案的原型商品。事实上,许多心理学研究都指出,激发创意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体验到不寻常和超乎预期的事件。无庸置疑地,超乎预期的事件能够混合情绪,而如同方的研究所指出的,混合的情绪可以增加对于不寻常关系和想法的敏感度。
综合来说,针对情绪在创意上所扮演的角色的最新研究指出,与其把重点完全放在从员工身上引导出正面的情绪(或是试图把负面的情绪消除),经理人或许会想要考虑额外的要素,比方说:在试图刺激创意时,环境是否会引导出「情绪矛盾」(环境是否不寻常?环境会发掘出范围广泛、似乎相互牴触的情绪吗?)和「动机强度」(环境会扩展或是缩小一个人的注意焦点吗?)。针对情绪在创新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议题,是我们应该超越如此单纯、黑白分明的概念的时候,同时也是我们接受创意过程原本就存在着混乱本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