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外型亮眼、容易使用的产品是一回事。但要创造能持续改善、让人愉悦、范围持续扩大的绝佳体验,则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用户体验,后者则是顾客体验。
人们经常交替使用这两个词。但一般来说,用户体验专注在设计某种装置或荧幕,以及在这些装置上发生的互动,顾客体验则是把这些互动,逐步地与其他许多分散的接触点交织在一起,其他的接触点可能包括第一线员工、促销电子邮件、商店的环境等等。
例如,Google地图长久以来都是移动地图应用程序的最高标竿。然而,Google依旧不断更新地图,让它变得更好。像是Google推出单指缩放,而不是较麻烦的双指缩放,而且这个程序现在还提供精准的车道转换指引,像是:「开到左边两道,然后接到…」。
这些例子都是不断重复的用户体验:它们改善应用程序的实用度和可用性,但始终局限在应用程序本身的有限互动。
然而,Google同时也尝试提供更加整合、涵盖各个接触点的顾客体验。例如,手机和桌上型电脑版的地图,会共用你的搜寻历史,这是很棒的整合。假如你原本在家里搜寻某个地点,几分钟之后你开车准备前往该处。你之前才刚搜寻过的资讯,会列在手机历史清单的最上方。这个设计既聪明又有用。
我最近的一个体验,是说明Google对顾客体验用心的好例子。Google对移动地图应用程序做出的某个变更,让我很生气,甚至气到使用那个程序内建的反馈机制,把我的意见传送给Google。是什么让我如此生气?原本用来说明车流量的红、黄、绿线,被改得非常细,以致难以和琥珀色的道路区分。我是说真的,对旧金山湾区的通勤交通来说,这真的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查了一下Google Play的应用程序商店,看看是否有其他人也注意到这件事。结果没有人注意到。所以我就通过移动程序本身,寄出了我的抱怨信,然后收到了制式的「感谢您的宝贵意见」信息(嗯,随便啦),之后我就没有再多想些什么。
没想到,几周之后我收到来自Google的信:
我不禁脱口而出:「哇!」光是获得回应就已经让我非常震惊,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个人化的回应。
确实,当我再次检查自己的移动地图程序时,线条已经恢复成原本清楚易辨的粗线,而且我不必更新。(我猜测,我是地图车流量甲/乙测试的一部分,因为没有其他人评论这个介面变更,而实际上我也不用下载更新就能改变线条粗细。我推测Google可能只需要切换虚拟开关,就能恢复原本的粗线设定。)
顾客体验任务完成:维持一段时间的愉悦,利用多个接触点,回复顾客意见。忠诚度恢复。
创造这个愉悦的体验时,背后有很多事情在运作。但如果我们逐层拆解造就愉悦体验的各个要素,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做法,只要发挥一些创意巧思来应用那些做法,就能让几乎所有的企业从用户体验跃升为顾客体验。
●整合各个接触点。2015年的顾客所期待的,是把桌上型电脑、移动装置、电子邮件、客服、销售等等整合在一起的体验,但要能维持一致整合的状况并不容易。想做到这点,必须在功能与设计上培养跨团队的组织协同合作能力,并思考各个接触点如何作为衔接其他接触点的通道。
●别忽略幕后作业:流畅的多接触点体验,凭藉的幕后的一套基础架构,能够传送许多「无聊的」顾客资料到各处,好让每个接触点都能够利用这些资料。我们应该可以说,Google面临的挑战如此巨大,恐怕比所有其他公司面临的挑战都大,也因此,前述的地图个人化回复意见例子,会如此让人吃惊:包括把回复意见都分类编目并加上标签;扫描内文,以便寻找关键字,并作为后续回应的依据;持续确保甲测验和乙测验的受试者相互独立。
●让体验变得个人化:了解个别顾客的情况,并表达自己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在地图的例子中,Google做到这一点的方式是,重述我原先提出的意见,然后根据我的意见采取移动。
●让反馈意见成为顾客体验的一部分:你如何判断自己提供的顾客体验是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当然是透过顾客意见。所以,你该让搜集顾客意见成为顾客体验的一环,正如Google所做的—就连顾客反馈意见机制本身,都是让人感到愉悦的来源之一。
想提供绝佳的顾客体验,就不只着重与个别顾客互动的表面细节。你必须建立一种心态,长期采用系统性的观点,来审视顾客的需求与自己的组织,并搭配这种观点来运用各种能力,以整合各个接触点。假如你才刚准备从用户体验,跃升到顾客体验,就应谨记这些原则,帮助你走向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