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一创业就成功,且在商场屹立不倒,而有的人还没开始,就遭遇失败?屹立商界不倒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具备这些秘密?作为年轻人,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该如何掌握这些秘密?且听本文作者——知名管理学者及企业家曾志平先生为你娓娓道来。
1980年,我创办具有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1988年创办全民性质的国有企业,2003年创办私人性质的民营企业。三次白手起家创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人称为“屹立商界的不老松”。
回顾30多年的创业经历,无数令人感慨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同时创业的朋友,数不胜数,到现在仍活跃在企业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毫无疑问,他们都被商界“大浪淘沙”给淘汰了。从全国的范围看,多少大名鼎鼎的创业英雄,如周冠五、褚时健、倪润锋、牟其中……一个个都退出了企业界,不见踪影;从地区的范围看,本地过去的创业名人仍然活跃在商界的也所剩无几。能够在商界打拼30年仍然活跃不已的企业创办人还真是屈指可数!
屹立商界不容易,这是不少经历过企业创办、运营之人共同发出的感叹。不管是创办企业做实体经济还是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成功与风险同时存在!据研究机构跟踪统计数字显示,在所有新创企业中80%在5年内倒闭,剩下的20%又有80%会在下一个5年内关门。以此推算,所有新创办企业在10年时间内,成功率只占总数的4%~5%!
为什么那么多人、企业最终走向失败?研究、分析失败者的心态,就会发现:刚创业的人看到别人成功的例子,就觉得当老板过瘾,功成名就可以光宗耀祖,以为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得到。为了证明自己能干,就决定自己试试看!有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犯了大错,那是“创业致命伤”。按照这种思路进行创业,等于给企业埋下了先天的失败基因,很难改变。
患有“创业致命伤”的创业者,通常都是工作表现极为出色的人,他们可能是水电工、建筑师、糕点师傅、电脑销售员……他们受过极佳的训练,经过磨练,经验也丰富。不过,就算你是全世界最棒的水电工,也并不代表你能创业。要想创业,你还得学会与员工相处,找到市场间隙,处理形形色色的文件,保持清晰的经营思路。经营企业是一门学问,要靠不断地学习、总结、创新。在经营市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确定性因素接踵而来,新的挑战也接二连三地出现,创业者之前拥有的技巧和经验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甚至是创新的牢笼。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获得智慧,才能迎接挑战,取而胜之,企业才可以日渐茁壮。
患了“创业致命伤”的创业者大多性格比较脆弱,面对挑战,往往惊慌失措,埋怨逃脱。做生意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需要的东西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硬件方面的需求,比如办公场地、办公家具、材料、机器等;
二、软件方面的需求,比如企业自备的营销系统、推广系统、管理系统等;
三、人员方面的需求,比如企业的操作员工、管理人才、会计师等;
四、资金方面的需求。当然,如果你选择以其他方式入股别人的企业也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企业的创办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创办人很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失败。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创办人,该如何才能克服“创业致命伤”呢?
经验告诉我们,要克服“创业致命伤”最要的一点是给企业一个明确的定位:我要做什么?为谁做?希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唯有明确的定位,才能真正做到提升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降低经营成本,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我的经营业绩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屹立商场,只有做事业的目标坚定,方向清晰,走正道,才能迎合时代前进的节拍,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条件环境下实现经营目标。今天的成就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坚持目标和放弃眼前一些既得利益的结果,是“舍”和“得”的结果。所谓“企业经营要懂得舍得”,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为了实现目标而舍弃眼前利益、短浅的利益。创业做生意,目的是为了赚钱,而要把摆在眼前的利益放弃或者让给别人,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并不太容易。人都具备一定的私心,谁又愿意这么做呢?此时你应该告诉自己:我丟掉的是芝麻,要捡的是西瓜。唯有如此,心里才会好受一点。
舍得是一种智慧,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有“舍”才有“得”,要“得”必须要“舍”。把“做事业”作为创业的奋斗目标,作为战略定位;创业的目标就不单纯为赚钱,而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个框架内,制定阶段性目标,具有常人达不到的做事业的境界:做人,持平常心,踏踏实实,做到得道多助,有危难急事的时候,很多人帮衬;做事,持超前的高度,不追求眼前利益,而追求发展前途。
退休前,我先后两次创业,创造的财富归公有,奋斗经营管埋公有制企业足足22年,其间发生了各类的利益冲突,我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得益于在做好人的前提下做好事,驭人育人,厘清产权,公私分明,权利交接顺利得当。企业积累的资产在新人的经营管理中得以资本再造。任何一个事项的推进,都非易事。这些,既是经营管理公有制企业的终极挑战,又是创业者的关键使命。作为一个经历了改革开放全部历程的第一代创业者,我深知在低头拉车的同时,必须抬头看路,摸准方向,否则,很容易车翻业毁!
创办民营企业以后,我把企业当成创富平台。一如既往,采取“做事业”的定位。为了事业发展,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总会替合伙人、员工、客户多想一点。每当我跟合作者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想,怎么样才能让他赚钱多一点,提高对方的满意度;当我跟员工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会想,怎么样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翁,怎么样让他们获得多一点经济利益调动他们的枳极性;员工各得其所,在企业效益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每次做一次产品或者提供一次服务,我也会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现在,大部分员工都有自己产权的房子住,又有私人小轿车开。在本地区,大部分员工都解决了房子、车子问题的企业,的确还为数不多。这一点是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很难做到的。其实这个账也很好算,企业付出的只是小部分,而从中换取的却是企业的更大的效益,以及更好的发展前途。经营成果大部分是创业者占有,所以最后的得益人是创业者。顾及员工利益,在企业的制度设计中,必须把为员工谋福利作为一项任务镶嵌其中。民营小企业,大部分都是家族型,要员工为你的家族有所贡献,他一定要从中有所获得好处。没有所得,就没有主人翁精神,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把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在现阶段,对私有制企业也是难能可贵!
用“做事业”的思维方式创业,必须努力做到“赚钱”与“做事”的统一。赚钱是立业之本,不赚钱的商业行为是先天不足,相应产品也因此没有存在的价值而被市场淘汰,企业无法存活。诚然,光想赚钱的企业必然处处跟风,走向同质化,利润也会越做越薄,也活不长久。纵览国际范畴的企业发展史,“百年老店”无不是凭借“把事业做好”这一理念而生生不息。具有“做事业”的理念,才能摒弃浮躁,从模仿开始并辅之持续的变革与创新,为产品注入活力,以高附加值产品延续企业生命。正如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所言:“我不喜欢那些把IPO当作公司最终愿景的创业者。真正伟大的创业者必定怀有一个梦想。”他一针见血指明了企业经营的真谛是怀揣梦想做事业,藉此企业才可能在竞争中出奇制胜,也唯有如此,企业才能长期存活。实践经验证明,“做事业”的思维方式永远都是创业型企业能够屹立商界不倒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