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的管理学教授Jeffrey Sonnenfeld将企业文化划分成了四类,即“棒球队型”、“俱乐部型”、“学院型”和“要塞型”。每一种文化都有可能使得公司取得成功,而且每一种文化对员工的满足感和创业精神有不同的影响。”
“棒球队型文化”存在于需要对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决策风险较大的情况。决策者们很快就会了解到自己的抉择是否正确。天赋、创新能力和高绩效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赏识,业绩优异者自视为“自由中介者”,公司常常会趋之若鹜地聘用他们。业绩较差的则很快被淘汰出局。“棒球队型文化”常见于发展快、风险大的行业,如电影业、广告业和软件业,在这些行业,公司的兴衰常常取决于一个新的产品或新的项目。
“倶乐部型文化”具有忠诚、奉献和凝聚力强的特点。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使得年龄和经验显得非常重要,老资格也受到尊重。像在职业军旅生涯中,你必须从很年轻干起,逐层晋升。“俱乐部型文化”通常从内部选拔人才,只要你证明自己有能力,那么你就有希望得到提升,虽然这个过程也许是非常缓慢的。成员们倾向于成为全才,具有多个部门的工作经验。例如,在商业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通常都是从出纳干起。虽然“俱乐部型文化”在内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他们的视野局限在企业内部,而且存在很大的变革阻力。
“学院型文化”与“俱乐部型文化”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员工很少在部门之间调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并且会成为这项工作的专家,业务和技术的熟练程度是获得奖励和提升的重要依据。很多历史悠久的组织,如大学、可口可乐、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等都具有这种文化的特征。专业化为员工提供了工作的安全保障,同时,它有可能限制更广泛的个人发展和不同部门间的协作。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这种文化还是相当有效的。
“要塞型文化”存在于一些环境相当艰难的行业中。纺织行业和借贷银行曾经是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现在却不得不为生存而奋斗。处于“要塞型文化”背景下,员工工作没有安全保障,也没有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因为公司一直处于重组和缩减以适应环境的过程之中。在这类行业中工作是一种冒险,但对于那些充满自信和喜欢挑战的员工来说,同样充满了无限的机会。像在各自行业中为人们所认可和尊重的李•艾柯卡和William Crouse(Ortho Diagnostic系统公司的CEO)都属于此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