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同事交往时,我们的目标不是减少我们与同事之间意见不同的频率,或他们与我们持不同意见的频率。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变如何去看待我们与同事之间的对话。讽刺的是,若要在面对同事时更自在、更有信心,我们就必须更进一步深入令人不自在的情况,包括直率的谈话、找出看似不可能的时间去思考、更愿意说出和倾听各种意见:
1.不要沉默的竞争。
要对一个会让你觉得特别害怕的人,真诚地谈论你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打开心胸,面对极大的个人风险,并需要很好的人际关系技巧。最简单的选择,是让一切继续如常,避掉这种尴尬的对话。勇敢直率的谈话比较有助于彼此之间的合作,并产生更好的结果。在较不害怕对方的情形下,你不只会在工作上感觉更自在和自信,也能在工作的质和量方面付出更多。
3.思考你自己在想什么。
在我们忙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赶着去参加许多会议,然后才开始思考手头的事情。我们没有在开会之前,给自己空间,想想我们对那些议题的看法。特别是在小组会议上,我们与同事坐在一起的情况下。在与客户和顾客开会时,我们思考过自己的观点才去开会。我们已经花了时间去思考、分析,并想好要提出什么建议。我们之所以在客户和顾客面前感到更加自信,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对于他们要求我们指点的议题上,比他们懂得更多,也因为我们通常在这些议题上花了更多的心力去思考。在你下次与同事开会之前,问问自己:「我对这个议题的意见是什么?有哪些风险?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才能把状况变得更好?还有哪些有帮助的信息,是我能事先找到并分享的?
4.要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商场上没有正确的答案」。
这句话帮助了我一些最容易感到害怕的客户,让他们在能干的同事面前提出自己观点时更有自信。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会觉得你提供的想法是愚蠢的。当我请他们回忆自己提出的意见被讥笑(无论是公开或默默地)的例子,他们一个例子也举不出来。把意见说出来,似乎是值得冒的风险。
5.要认清,其实没有什么大饼。
与同事工作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游戏,并不是你赢得多,我就赢得少。某个建议不被采用,并不表示它不是宝贵的意见,特别是如果它对其他人有抛砖引玉的作用。相反的,即使你的提议被采纳,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拥有胜过同事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