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发布了针对千禧一代(1980年后出生的成年人)系列研究报告的第五份,这份报告主要聚焦于“80后妈妈”。随着美国的出生率自经济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上升,80后即将超过婴儿潮一代,成为美国最庞大的消费群体,高盛集团认为,现在正是投资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趋势的公司的恰当时机。
尽管高盛集团的数据属实,但是该公司得出的结论并不正确。这家大银行首选的品牌有哪些?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Williams Sonoma)、孩之宝(Hasbro)和儿童服装公司Carter’s。换句话说,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知名品牌,但是并不是为精通科技、拥有社交意识的80后所掌控的世界而打造的。
证据呢?首先,Buzz Marketing Group作为一家专注于青年研究的领先公司(我十年前在那里工作过),在2015年3月发布了名为《80后和零售业》(Millennials and Retail)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调查了493位受访者,“品牌忠诚度”在他们的购买决策影响因素中排名近乎垫底。性价比、产品质量、促销、店铺位置甚至是营业时间的优先度都明显要高出许多。看起来,80后似乎把品牌商品化了。然而,根据经验来看,报告中提到的这种冷漠态度并不属实。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杰西卡·阿尔芭(Jessica Alba)具有环保意识的Honest公司、新贵眼镜零售商瓦尔比派克(Warby Parker)和其他数十家消费品公司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
想要解开这个谜团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并不是品牌在系统性地消亡,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品牌在逐渐消亡,逐渐被那些与80后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司、产品和媒体所取代,而这些甚至都没有被他们认为是品牌。简单来说,那些广告驱动、一对多的品牌都是恐龙品牌,正在被重视体验、高度个人化的公司所取代。值得指出的是,高盛集团认为有投资前途的公司中也有能够满足80后首选品牌标准的,比如Grubhub、Zulily、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和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
这并不是说80后对品牌没有忠诚度,相反,许多80后对把他们放首位的零售品牌的重复购买率都在加速上升;他们只是拒绝那些成熟的品牌,更喜欢他们同龄人打造的品牌。他们更喜欢那些以真实而不是专制的态度传达信息的品牌。在规模最大的公司中,只有少部分企业会使用80后的语言。在过去十年里,这一事实的影响力催生了众多趣味游戏和Facebook游戏,大量出现在社交媒体上而不是其他平台。80后并没有太强的购买力,也不会购买汽车、房屋或医疗保险。十年后,80后挥着厚厚的钱包。结果呢?突然间几乎全部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唾手可得。
随着科技“泡沫”的说法在硅谷批评家中流传,对我们这些80后来说,即将到来的冲击非常明显。80后对即时性、透明度、简洁性和相关性的期望就是现在引发每个行业动荡的原因,不仅是上述例子中的消费品和时尚界,还有医疗保健、金融和企业软件等重要行业。
比如说,企业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形象正在迅速发生改变。当我在四年前首次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时,我经常会听到高级运营主管(通常为60多岁)宣称,他们的商业模式从结构上说是不会在20多岁的公司创始人手上实现成功的。他们表示,企业经营过于复杂,并且不愿认真考虑25岁自以为是的家伙们的意见。
四年后,历史上成长最快的部分企业软件公司背后的创始人都是80后:Stripe(26岁和24岁)、Zenefits(34岁)、Box(31岁)和Mixpanel(26岁)。他们的成功来自基于云计算、API驱动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以往比起来,现在更容易重新构思产品和商业模式,让年轻人打造能够自下而上采用的软件。这意味着较低级别的员工可以将产品与现有软件整合(不经上级许可的情况下),并且立即证明产品的价值。这与传统自上而下的销售循环形成了鲜明对比。
本月在旧金山举行的活动上,风险投资家、Snapchat早期投资者杰里米·刘(Jeremy Liew)发表了演讲,他提道:“对我们来说,预测未来很难,而用开放的态度看待现在则更容易做到。”眼下的状况非常清楚:公司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概念已经过时,因为客户正在积极建设他们自己的公司品牌,不论这家公司是否批准这类活动。以80后为先的平台正在通过加入到讨论和参与的潮流中,充分利用这一文化上的转变。
这之中的意义非常深远。所有传统企业都面临比开设Instagram帐户更大的挑战。这也不仅仅是行业颠覆中的理论实践。购买力的转变正在推动我们对整体经济进行全盘重新思考,理所当然会产生许多强大的企业,同时也会把恐龙企业远远地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