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播公司(ABC)知名记者丹•哈瑞斯(Dan Harris)最近出版了一本畅销管理学书籍,叫做《快乐度提升10%》(Ten Percent Happier),讲述他如何发现了正念冥想有助于妥善处理他广为人知的焦虑症。人们越来越感兴趣“正念”可以如何应用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连大型保险公司也开始考虑支付某些患者采取正念来治疗的费用。
我身为高级管理者教练和医生,经常赞扬正念,并推荐客户用这类方法来管理压力、避免倦怠、增强领导能力,以及在作重大业务决策、职涯转换和个人生活有变化时,用这类方法来稳定他们的心思。我运用东方哲学的概念与当代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协助一些客户在我们上课时和日常生活中,运用控制呼吸及类似的策略。另外,我将很多客户转介给值得信赖的一些同事,学习瑜珈与正念冥想,比我在课程中提供的更深入。
但是,我对正念日益增加的了解和热情,现在已缓和下来,因为我担心这类做法可能过度发展,而且可能会排挤其它同样重要的模式与策略,可用于管理压力、达到最高绩效,以及实现专业与个人目标。有时候,似乎我们正在目睹「正念教派」的发展,这股热潮若未获得适当的了解和节制,可能会导致令人遗憾的反弹。以下是我关切的两件事:
回避的风险
有些人使用正念的策略,以回避重要的思辨。我曾服务过的一些客户,不愿理性地彻底思考职涯的挑战或道德的困境,反而宁可逃避这些挑战,退回到冥想的心态。问题是,有些难题需要较多的思考,不是较少思考。有时候,压力是信号,显示我们需要透过更广泛的自我省思,来思考我们的情况,而非「专心地」退缩到专注在呼吸或其他当下的感官经验上。正念的策略可让我们的心智作好准备,进行较健全的理性思考,但正念显然不应取代理性思考。我的一位客户花了许多时间冥想,并「专注当下地」对她的人生「照单全收」,因此未能正视表现不佳的员工(以及惩戒或开除表现最差的人员)。经过多次冥想,她努力回到专注的、以任务为导向的思维。她要求我一再郑重提醒并保证:接受佛教的冥想,并不表示要容忍员工不合格的表现。正念冥想应该用来强化人们对自身职涯与个人生活的理性分析思维过程,而非取代这这种思性分析思维。
团体迷思(groupthink)的风险
随着正念进入美国主流生活,有些机构与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场所里这么做,这值得赞扬。但我知道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新方向已发展得太过度。在一个案例中,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某事业单位主管要求直接下属每周参加数次正念,分次10至15分钟,其中包括控制呼吸和意象导引(guide dimagery)。参加的许多员开始害怕这个练习。有些人觉得非常尴尬、不舒服,认为这种修习应该私下进行。这个做法原本应该是用来减少他们工作相关的压力,实际上却增加了工作压力。这个做法持续了几个星期,后来几名成员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小组主管,他们强烈希望每日的练习改为自由参加,不参加者不会受罚。正念植根于一种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积极自我保健的哲学与心理。若是上级强行要求下属修习,会降低它的价值并贬低修习人员;原本若是自愿修习,他们可能会受益。
无可否认,借助于大量管理学书籍及文献的宣扬,正念已兴起成为美国当代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尤其是在企业界。对于需要处理压力、倦怠感、现代职场其他现状的人来说,这可能是好消息。不过,我们必须把正念当成人们可自行选择的许多策略的其中一种,以处理压力、有效思考、作出良好决定,并且实现理想。
正念应该是用来强化我们理性的、道德的思考过程,不是限制或取代它们。而且正念的修习绝不应该强加给其他人,尤其是在工作场所。归根结柢,如果正念文化持续专注于为个人创造机会,以找到针对个人状况的策略,来克服焦虑感、管理压力、有最佳工作表现,并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那么,正念文化将是西方文化向前迈进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