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败和欲望横流时,奥古斯汀(Augustine)犹豫地以冲动控制(impulse control)为题祷告道:「主啊,请赐我纯洁和自制,但是不要现在赐予」。时至今日,在测试幼儿自制力的「棉花糖实验」、「重视自身权利和立即满足的文化」等这种美国社会氛围之下,蔡美儿(Amy Chua,畅销管理学书籍《虎妈战歌》的作者)与杰德.鲁本菲尔德(Jed Rubenfeld)在他们最近合着的畅销管理学书籍(The Triple Package)里,以及在《纽约时报》上合撰的文章中,重新检视了冲动控制的课题。对他们来说,冲动控制是成功的「驱动力」,让人有较佳的课业表现、在美国大学入学评量测验SAT上获得较高的分数,且能提升至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也认为,可以用冲动控制来解释为何某些美国社会某些群体的「成就会比一般美国人来得高」。
这个论点很引起争议,且我预期会有不少企业界人士会很想要这些观点运用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冲动控制如何运用在职场上?冲动若能控制得宜,是否能减少一些「多任务」(multitasking)所引发的弊病,例如思考变慢、变肤浅、创造力变低,以及焦虑感升高?
为了更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我搜集了一批有心投入冲动控制的创业家和员工当作受测样本,运用西红柿钟技巧(Pomodoro Technique)来进行个人实验。西红柿钟工作法是分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的一种调整做法,做法是设定一个以二十五分钟为单位的定时器,受测者在每一单位的二十五分钟里,只专注于一项任务(或是单一批次的工作,如收发电子邮件),如此就可杜绝想要「多任务」和心思游移(mind-wandering)的冲动。这段工作时间结束后,工作者起来走一走,花五分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精神。
这种实验只要用厨房里用的老式定时器就可以了,例如那种西红柿造型的定时器。不过,参与实验的人多半偏好用桌面计算机或行动版的应用程序(app)。举例来说,如果你喜欢用比较视觉的方式来提醒自己的工作进度,Focus Booster这个应用程序就适合你;而Pomodairo则适合那些喜欢靠个人资料自我激励的人,它可以以日、星期、项目为单位,记录你完成了多少个区段(每个区段为三十分钟)。
在我的样本里,受试者原先假设,冲动控制较佳至少能达到以下三项效果里的一项:提高生产力、减少科技产品造成的分心状况,更可靠的工作流程。不过,在他们实际测试了西红柿钟技巧之后,效果超乎了原先预期,显示冲动控制有令人惊讶的力量,能让人用以下这些方式帮助人自我探索:
体验到控制矛盾的一面。采用西红柿钟技巧的受试者,一开始都是想藉此提升生产力,并证明这个工作法真的有用。贾诺(Jarno)说:「我的确看到情况立即有改善」。贾诺的工作记录显示,他所写的程序代码数量,是先前的2至2.5倍。
不过,他们很惊讶地发现,到最后,生产力的提升并非最令人满意的结果。受试者认为,和人的存在有关的感受,例如那种掌控和权力的感觉,比量化的结果更重要。贾诺总结说:「对我来说,(比生产力) 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于着手专注进行困难任务…还有处理高难度项目时的感受。」而他这种感受,响应了我从这些个人实验中一再看到的一个洞见。
「我现在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种感受真有点讽刺,因为我一天的时间总是不得不被分割成好几个时间区段,」他说。
发掘造成分心的根本原因。采用像西红柿钟技巧这类的冲动控制技巧,你必须采取一些方法来排除可能会让你分心的科技产品,例如电子邮件的新信提醒、桌面计算机的推特(Twitter)新发文通知、还有短信。
不过,西红柿钟技巧真正的效力,并不只限于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弹出窗口、提醒铃声,还有手机震动。用这个技巧的人常会发现,科技带来的干扰只是所有干扰的一小部份,最大宗的干扰来源,其实是源自他们不受控制的心。
把工作切割成每段二十五分钟的紧凑计划,能让人们建立起一个环境,可以感觉到内在的干扰,并针对自己的情况设计出一些战略,来把这些干扰减至最小。一位名叫梅格纳斯(Magnus)的顾问在实验过程中表示:「我很快就注意到,自己处理内在干扰的方式有了不同。当我发现自己的心思飘到别的事情上,例如上网…或是浏览午餐菜单,我大脑马上就意识到那不是我的工作事项。」
梅兰妮(Melanie)对延迟享受(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力量表示肯定,身为老师的她观察到,这个技巧「帮助我控制住自己分散的心思。我知道只要在这段时间里认真工作,之后我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知道这一点,让我得以成功克制住,没有在正事做完前就先上网。」
区分出你喜爱什么、厌恶什么。对大部份西红柿钟技巧的试验者来说,他们的最初目标很明确:增强对数字产品所造成之分心的抵抗力,同时让他们善用方法来安排时间,好把工作做完。作家兼顾问山姆(Sam)在他开始测试这个技巧前说:「大致的想法就是,我想有系统地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
不过,用西红柿钟技巧的人常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能从每个二十五分钟的工作区段,看出自己对某一类型工作真正的想法。若手边的刚好是自己喜爱或珍视的工作,在「仅仅」工作二十五分钟后,会很难停下来休息个五分钟。对华纳(Warner)来说,每二十五分钟响一次的闹铃让在写程序代码的他了解到,这类的工作把他带入了一个平静的心流状态(a state of flow)。他发现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打断了他的节奏」。
相反地,其他人则发现,这个技考对帮助他们做完令人讨厌的工作特别有效。一位网页设计师莉萨(Lisa)形容得妙:「我…用西红柿钟技巧帮我撑过那些我不想做的工作。如果你知道只需要在某件事情上贡献二十五分钟,做起来就甘愿多了。」
过去四十年针对冲动控制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探讨那些可量化的面向,不单单是它对测验成绩的影响,还包括它的生理学和认知学基础。举例来说,在一个最近所进行、针对那批参与斯坦福大学(Stanford)棉花糖实验之原始受试者的追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就使用了大脑扫瞄的技术,探测冲动控制的生物学基础。
对科学和商业领域来说,这种对成果测量的重视当然很重要。但看看上述试行西红柿钟工作法之受测者的经验,显示冲动控制不只跟数字和提高生产力有关:它为人们带来的意义,似乎比数据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