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下面哪一个选项比较有价值?
1.投资一千万美元,在一个三年内百分之百一定能全部拿回两千万美元的计划。
或是
2.投资一百万美元,在一个三年内有五成机率可以全部拿回三百万美元的计划。
基础理论会说,第一个选项更有价值。因为最初投资的一千万美元,可以产生一千万美元的获利。在第二个情况里,如果能找到十个类似的投资,我就可以预期有五百万美元的获利,因为我投入的本金有一半情况会亏损。即使众多企业里经常见到的行政成本失控情况没有发生,任何人都知道一千万大于五百万,身为公司的财务主管,自然会押宝在这个选项上。
很简单,不是吗?
可惜的是,这可能太过容易了。在上面的例子中,我提供给投资人的信息,只有最初三年可能达成的投资绩效。但其实,多数的计划不会轻易的在三年后就中断消失。对于组织影响越长远的计划,就越难肯定地精确估算它的财务结果。如果我告诉你,一百万美元投资的实验最终会成就亚马逊(Amazon)的Kindle电子阅读器,或是苹果公司的iPod,你可能会再重新思考第一个选项是否真的更有价值,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如此。
高级经理人不应只用三年的预估净现值比较上述两个选项(美国企业界很常用的做法),他们必须把项目投资视为复杂的选项。小型、不确定性高的投资,有可能给予我们极有发展潜力的选项;而较大型、确定性高的投资,可能完全没有选择价值。当我们要评估项目可以带来的选择价值时,使用的不是大学财务管理课堂中教授的简单财务工具,我们必须针对当前的机会,非常小心的找出适合的评价方法。面对复杂的选项,我们需要用更复杂的方式,来思考摆在眼前的投资机会。
然而,很多人靠直觉理解复杂的选项。例如,年轻的美国学生如何决定踏上外科之路。这是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耗费数十万美元,耗时最长可达十五年。但是,当学生在评估这个机会时,他们考量自己完成学业后可以达到的成就,以及该做些什么,好让成为外科医师这个最高薪职业的选项保有一些弹性。他们会投入时间、金钱、心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每个选项都不投资,就可能一事无成。
创投家在追求投资机会时,也是抱持着相同的心态。马克.安德生(Marc Andreesen,网景公司创办人)最近接受《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专访时建议,创投家要问的最重要问题是:「如果成功会如何?」优秀的创投家投资的不是今日的公司,也不是着眼于五年后预估可以获得的现金流。他们会看着年轻的创业家,并询问:「一旦我们着手进行,这门生意的规模最终可以变得多大?如果成功了,它的技术和资讯会带来什么转变?有多少产业将因此受到冲击?」
正如选择后来成为外科医师的学生,当初进大学之后,选择研读生物,作为通向更远大成就的第一步,同样地,优秀的创投家确保自己与创业家保留开放选项,以便在未来路上的每一步,都能获取最大利益。
大型企业内部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做投资决策。大多数高级管理者不是投资购买某种能够扭转局势的机会,而只是投资在符合逻辑的下一步。我们最常看见的情况,是人们专注在投资报酬率、内部报酬率等指标,最好的情况下,是看预估现金流。这些指标会让投资人受制于建立各种Excel表。
这类工具对于渐进式的变化可能很有价值,但是,对于我们洞悉未来与做出重大战略布局,帮助极为有限。这些工具能告诉我们购买哪一款涡轮机是最佳的选择,或是接下来要跨足哪一个地理区。不过,一旦面临的问题是组织转型、对抗破坏性创新、或是创造新的成长业务,这些工具全都派不上用场,因为它们着眼的时间期太短。
全球各地的大型企业,若能询问自己下列三个问题,都可望受惠:
如果成功会如何?想了解某个选项的价值,投资人必须思考各种可能的结果。特别是在创新的案例中,项目成功缔造的结果是最重要的考量。如果项目成功,可以达到什么成就?只有当你能大致掌握选项的潜力有多大,以及可能成功的机率,才真正能够开始比较它与你眼前其他的投资机会。
对这个选项的潜力抱持开放态度,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第二个问题,是要把不利发展的风险极小化。很多公司就是在这里摔了一交。他们只看见庞大的潜力,以致投入过多资源。许多高级主管往往一次就投入全部的资源,不是只投资进展到下一步所需的资源,以了解是否值得继续投资后续的阶段。他们大张旗鼓地公开宣布投资,但若这个选项最终结果不尽理想,这些动作只是显得浪费金钱,或是让自己尴尬。
我们能够坚持到底吗?在公开市场中,我们可以不行使选择权就卖出。在组织内部,选择的价值,只有在我们彻底执行那个选择时才存在。无论是IBM研究部门、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全录帕罗奥图研究中心(Xerox Parc),全都提供自己母公司一些掌握创新技术的选项。那些知名单位发明的东西,母公司常常无法好好利用,但更糟的情况是,投资推动某个选项,却没有计划或能力可以贯彻执行到底。这纯粹是在浪费金钱。 那么,当你决定着手改变投资长期成长机会的方法时,务必询问自己,如果这项投资大获成功,「我们有没有能力持续投资,来维持它的成长性?」企业文化是否容许持续投资?公司的投资流程是否支持?公开市场上的投资人能不能理解? 投资决策向来非常复杂。但过度简化投资决策,只会招致麻烦。你不该强制要求把所有事情都塞到一页的Excel贴现现金流量表里,下一回,看到桌上摆着一个真正令人振奋的提案,应先试着问自己「如果成功会如何?」接着,确保自己对这个选项的潜力抱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