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众普遍认为,效率在任何市场都代表最完美、理想的状态。效率市场的特色是有众多买家与卖家,而且买方双方的信息流通完全透明,因而能够决定「正确的价格」,完美地分配社会资源。
这些的确是正面的特征。但凡事都有一体两面,在温暖和煦的阳光照射不到的另一面,自然会有阴影存在。效率市场的阴暗面是增加价格的波动,这点与我们对效率市场的期待正好相反。
想想市场的进化过程。我们以玉米市场为例。过去,农夫把熟成的玉米带到当地的市场,卖给需要烹煮玉米的家庭。这类最原始的市场有两大特征。第一,买家与卖家彼此必须住在附近,所以这是种狭小的浅碟市场,局限于相对少数的人。第二,买卖的价值取决于立即使用。买家对于玉米的使用有相对急迫性,而不是买来当作投资或是要再转售。
随着这类市场开始进化,买卖双方的密度增加,势必会有另一个角色的诞生:造市者,负责促成买卖双方的交易。他们很有用。他们帮助卖家找到买家,也帮助买家找到卖家。在造市者加入之后,原本的市场变得更有效率。供应者更容易找到想要购买自家商品或是服务的买家,买家也可以找到所需产品的供应商。这些都是效率市场的好处。
但同时也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个系统里的参与者通常会开始投机。这些人会想像商品在未来的消费者心中的价值,市场也因此茁壮。同时,玉米的交易场所不再是当地的市场,而是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在最早期的时候,商品的实际使用者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里的重要参者人。他们利用交易所与卖家签订契约,并且实际交割他们买进的玉米。
但这一切随时光流逝都改变了。在现代,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交易会实际交割。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基于对未来价值的期待,而不是要当下使用。买家不想要交割玉米、黄豆或是猪五花。他们的交易纯粹只是依据自己的信念,假定这个商品对未来使用者的价值。
在市场的自然演进中,随着市场变得更具效率,它们也从使用导向转型为预期导向,像是股市、房地产或是以上述二者为基础的衍生性商品市场。
基于这个原因,价格波动正是效率所造成的意料之外后果。在使用导向市场,商品或是服务的价值极少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变化。供一个家庭食用的玉米份量的价格,即使经历数周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因为这些玉米是要买来立即使用,而且人类的习惯不会突然改变。确实,如果生长季节期间的气候开始出现恶化,价格在这段期间会上涨,因为买卖双方都了解,未来的供给可能会因为收成不好而紧缩。
当然,重大事件也可能造成使用需求快速变化。当飓风袭击佛罗里达沿海时,三夹板的价格可能窜升,因为大家突然惊觉自己需要木板把门窗钉上。飓风过后,价格又会恢复正常。但在使用为主的市场中,这是特例,不是常态。
效率市场,也就是预期导向的市场,快速变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不同于使用需求,预期没有界限。预期是人类想像力的产品,主宰想像力的是恐惧与兴奋。简单来说,我们无法测量预期的变化速度与程度。任何泡沫与崩盘也都强化了这个观点。1999到2000年间,网路公司的身价完全不符合预期的价值,或许即便在泡沫破灭之后,这些公司经过调整后的身价也与预期价值毫不相称。同样的情况也见于2008年夏季的不动产担保证券组合,以及2009年3月的道琼工业指数。
第二,预期深植于想像的未来。部分房地产的租金调涨被视为会永远上涨。一家企业的获利成长被期待会永无止尽的维持下去,或是一直亏损到破产为止。因此,当预期改变时,意谓这个变化将牵动想像的未来,再反推回来让现有价值打了折扣,造成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企业单季的财报不理想,可能造成自家股票一泄千里,反之,亮眼的一季财报也可能让股价狂飙不止。
所以,效率未必会产生平滑稳定的价格;它产生震荡走势,也就是效率与预期的阴暗面。
并非没有人注意到效率市场的阴暗面。它刺激了一整个行业的成长,而这个行业存的在目的纯粹就是要利用价格波动,也就是对冲基金事业。他们的薪酬主要来自附带收益(源自知名的2及20公式的20%),他们的投资报酬率取决于市场的波动幅度,波动幅度愈大愈好。既然波动愈大愈好,为什么要坐等波动发生?为什么不拉帮结派地刻意兴风作浪,好从扩大的市场波动中赚取获利?
同时,各式各样良善的人们在使用导向的市场中经营企业,生产我们日常所需的商品与服务。这些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它们的股价受到兴风作浪者的影响而上下震荡。因此,他们一方面要设法提供人人想要的更好商品与服务,另一方面还必须要与一大群势力庞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交手,这群人的存在只是为了从他们制造的市场波动中谋利。
这是效率市场的阴暗面:高系统波动,以及只是为了利用和加大波动而存在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