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扩散,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巨大的含意。单单塞进著名的框架和精简既有的商业模式,是不够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的云端机会,今天的企业需要从根本重新思考他们对于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和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持有的正统观念。
价值创造是任何商业模式的核心,包含执行一些活动,以提高公司所售产品的价值,并且鼓励客户愿意付款。在传统的产品公司中,创造价值意味着找到持久不辍的客户需求,并且制造精心设计的解决方案。竞争在很大的程度内是在较劲彼此功能的高下。当功能创新最后只能慢慢改善,价格竞争将随之而来,而且产品会变得过时。工业革命展开后已经两百五十年,这种活动模式每一天还在演出,在你家附近的电子产品大卖场或百货公司上演。
但是在连线的世界中,产品不再送出门后便了事。由于能够无线更新,新的特色和功能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就推送给客户。企业能够追踪使用中的产品,因此有可能回应客户的行为。当然现在产品可以连接到其他的产品,利用新的分析和新的服务,促进更有效的预测、流程优化和客户服务体验。从Nest恒温器到飞利浦(Philips)的Hue灯泡,到「如果这样就那样」(If This Then That;IFTTT))应用,各式各样的消费性产品和服务,凸显了物联网价值创造的新可能性。
微软的使用者体验设计(UX Design)合作伙伴总监岑耀甦(Albert Shum)指出:「商业模式是指创造价值体验。有了物联网,你可以真的观察客户如何看待某个体验,包括从我走过一家商店,购买一样产品,并使用它;而且最后设想我能多做些什么,以及什么样的服务能够更续那段体验,并给它新的生命。」岑耀甦的微软团队为了促进设计师、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对话,来谈论连线体验的意涵,最近发表一支纪录短片,题为「连接生产者」(Connecting: Makers)。
和价值创造一样,连接到云端,强迫我们用新的思维去探讨价值捕获,也就是将客户价值化为金钱。大多数产品公司的价值捕获做起来很简单,就是订定正确的价格,从各别产品销售活动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时它们会发挥创意来做这件事,例如吉列公司(Gillette)非常有名的刮胡刀和刀片搭售模式(译注:指以便宜的价格销售刮胡刀,以带动刀片的销路)。企业努力追求最高的获利,直到它们能够运用核心能力。将产品推向市场,并能控制价值链中的关键点,例如关于商品的成本、专利,或者品牌实力。下表列出在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方面,移转思维的一些方法:
然而,要在连线空间赚钱,并不局限于销售实体产品;在产品最初出售之后,可能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创造出来,例如加值服务、订阅和应用程式(apps)的收入,可能轻而易举就超越客户最初的购买价格。奥来利阿尔发科技创业投资公司(O’Reilly AlphaTech Ventures)的主事人蕾妮‧狄雷斯塔(Renee DiResta)在最近一次谈话中指出:「能够产生经常性收入的东西,其实比较吸引创业投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商业模式就只好寄望潜在客户会相当忠诚,而且足以强迫他们回头买第二件产品。」
经由物联网,控制点的选项也扩大。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透过资讯可以添增个人化和情境因素,进而将客户「套牢」,而且,随着更多的产品加入平台,网路效应会扩增。同样重要的是,企业努力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会改变它们的注意焦点,转而强调日益增长的伙伴关系,而不总是只顾建立内部的能力——因此,理解生态系统中其他人如何赚钱,攸关长期的成功至巨。开放源物联网平台Spark的执行长查克‧苏帕拉(Zach Supalla)说:「有了物联网,你没办法在一片真空中想像一家公司。市场堆叠比传统产品要深;你需要思考贵公司将如何将产品化为金钱,以及你的产品将如何也让别人产生和收取价值。」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中,提到三大战略:差异化、成本领先和聚焦。对某些产业来说,这些基本战略至今仍然有效。但在已经连线的产业中,差异化、成本和聚焦不再相互排斥;相反的,它们在创造和捕获价值方面可以相辅相成。如果贵公司属于既有企业,过去是透过传统的产品基础商业模式建立起一座王国,那么你真的要担心竞争对手和想要颠覆现状的新创企业起而利用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