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活在一个「复杂的时代」,讲得好像世界过去从不曾如此复杂难懂。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我们也生产出了极大量的数据(这两者彼此也有关连)。然而,如果回想17世纪的莱布尼兹(Leibniz)和18世纪的狄德罗(Diderot),就会发现这些哲学家当时就已经开始抱怨信息过载的问题了。他们当时就说「书的数量多到吓人」(“horrible mass of books”),但在现在看来,这些知识量其实只是小菜一碟。而我们现在的所知所识,可能对未来的人而言也是不值一哂。
不论如何,我们现在就是觉得忙得焦头烂额、觉得生活复杂得不得了,再去比较什么相对复杂程度也不见得有意义。所以,这里该问的问题可能不是「这个时代真的比较复杂吗?」而是「为什么有人就是比较能够处理复杂的情形?」虽然复不复杂得看情况判定,但个人特质还是有所影响。特别有三大心理因素,能够让我们更能处理复杂这项难题:
1) IQ:大多数人都知道,「IQ」指的是「intellectual quotient」(智力商数),是一种心理能力。但比较少有人知道或愿意接受的是,IQ确实能够影响在真实世界的许多结果,比如工作表现和客观的生涯成功与否。主要原因在于,IQ较高,在学习或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就较快。IQ测验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个抽象、数学、与日常生活问题无关的测验,但其实它很能预测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如果要预测的是解决复杂问题、而不是简单问题的能力,IQ这项指标的预测结果就会更准确。
复杂的环境带有更多信息,也就带来更多认知负荷,需要耗费更多脑力、进行更专注的思考;我们无法用自动化的思考(也就是康纳曼(Kahneman)所称的「快思」(System 1))来加以处理。IQ正是这种脑力的测量单位,像是如果要讨论计算机运算的时候,会用MB或是处理速度来讨论一样。可想而知,IQ和我们的工作记忆(也就是同时处理多项短暂暂时信息的心理能力)两者大有关连。如果想知道自己的IQ如何,可以试着一边记电话号码、一边问路、一边记着等一下的购物清单,大概就知道了。(遗憾的是,研究显示就算训练了短期记忆能力,也无法提升长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但部分证据显示这种训练能减缓老人智力衰退,符合智力「用进废退」的理论。)
2) EQ:EQ指的是「emotional quotient」(情绪商数),是关于我们能够感受、控制和表达情绪的能力。EQ和管理复杂问题有三方面的关连。首先,EQ较高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压力和焦虑的影响。因为复杂的情境更需要运用各种技能和资源来解决,也就更容易带来压力;但高EQ在这里就能做为缓冲。第二,EQ是人际关系技能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EQ愈高就愈能应对各种组织政治角力,愈能在生涯中步步高升。确实,即使在今天这个高度紧密相连的世界,多数雇主看重的也不是技术专长,而是各种软技能(soft skills),特别是在管理及主管职位更是如此。第三,EQ较高的人常常比较具有创业精神,更能主动探索各种机会、承担风险、将创意化为实际的创新。基于以上种种,讲到要适应未知、难以预料的复杂环境,EQ就成了一项重要特质。
3) CQ:CQ指的是「curiosity quotient」(好奇商数),代表是否有个渴望了解事物的心灵。CQ较高的人对事物更好奇,也比较能放开心胸接受新的经验。他们对新事物感到兴奋,而对一成不变的行程很快就会厌烦。他们常常想到许多原创的点子,而且不会墨守成规。目前对CQ的研究并不像EQ或IQ那么深入,但讲到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另外两者。主因有二:第一,CQ较高的人通常更能包容模棱两可的现象,而这正是代表「复杂」的那种幽微、细致、精妙思考模式。第二,长远来说,CQ会带来更多的智力投资和知识取得,特别是在例如科学及艺术这些正式教育领域里(但请注意,这里讲的智力定义会比IQ来得广)。知识和专业也像经验一样,能够将复杂的情况分析转化为熟悉的情形,所以到头来,CQ才是能为复杂问题找出简单解法的终极工具。
虽然IQ难以通过培训再提升,但EQ和CQ还大有可为。正如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只是有强烈的好奇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