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社会企业,以创造社会效益为目标,同时接受在财务上自给自足的挑战。随着企业逐渐将外部效应内在化,我们认为会出现一种有趣的转变。社会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社会效益。和慈善团体不同的是,社会企业并不仰赖捐款者,而是要在财务上追求自给自足,也就是说,要能赚取足够的利润以维持运作。例如,伊可布.奎德(Iqbal Quadir)创办Grameenphone,是因为他认为,通讯网络能大大促进孟加拉的经济发展。结果这家公司发展成为孟加拉最大的移动通讯营运商,公司所有的投资人也都获得报酬。传统型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若是对外部效应负起更大责任,就很接近社会企业了,营利企业与慈善组织向来明确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开始出现所有各方(消费者、企业经理人、慈善团体、监管单位与公民)都看得见的通用型成果评价标准。到那时,许多种效益工程(类似“财务工程”)的工具也会出现:目前你可以抵销搭飞机的碳足迹;以后巴西的农村能把他们的固碳作用(carbon fixation)卖给碳排放者;而未来碳违约交换(carbon default swap)会是什么状况,谁说得准呢?至于制定衡量标准、确保那些标准正确执行且公告周知那些标准,这些责任仍在政府身上。至于其他的工作,只要市场掌握完整的资讯,应该就有能力执行。我们希望你记住:随着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界线日益模糊,两者对立的关系也将转为合作。大家都会形成一个共识:世界上发生的事,我们都有责任,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且我们都会感到不解,以前的想法为何正好相反。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