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轻视规模较大的企业,认为它们不符合未来的趋势。相当多人拥护“大公司无法创新”的理论,包括一些知名的管理教授与作者。
这样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却是错误的。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在1909年曾说,小公司比大公司更具有创新能力。不过到了1942年,熊彼德改变了想法,认为大公司更有能力与诱因投资在新产品上。到了今日,类似的偏见仍然存在:大家以为小公司有创意,而大公司行动缓慢、作风官僚。其实,只要检视任何一个绩效指标,就会发现创新跟规模大小无关,而且上述两种说法都过度简化了。
无论规模大小,每一家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设法了解,在当前要求严格、变化万千的环境里,如何持续创造价值。不论公司规模大小,也不论企业是在哪一个行业,要做到这一点都是相当困难的。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变得更创新,就必须了解会促成创新的运营条件,并且超越那些偏执的信念和偏见。为了做到这一点,让我们比较两家声誉卓著的企业,以说明创新跟企业规模无关,而是比较是由不同的运营规则来促成创新。
IBM和惠普科技这两家令人赞叹的企业,都拥有悠久与意义深远的历史。双方的CEO在领导各自的公司上都有显著的成就,而两家公司在《财富》杂志五百强企业排名上也都名列前茅;在2012年的排行榜上,惠普排名第十名,IBM排名第十九名。
惠普的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上任时运气不太好,因为之前几任CEO的任期都不长,而且似乎都将公司带往错误的方向。虽然如此,当她重回惠普时所做的第一项决定就是“维持原来的方向”,包括保留制造个人电脑的个人系统集团,因为“那条产品线让公司可以更容易跟英特尔、希捷(Seagate)和其他供应商协商成本。”个中的逻辑是“大家团结就会更强大。”惠特曼上任初期的另一项行动是削减成本,以“整修”惠普。她的目标是要裁员29,000人,这会让惠普过去十年来的裁员人数总共达到12万人。她在2012年10月初宣布,按照计划,营收和获利会再衰退一年,然后三年之后会重新开始成长,而扭转颓势的关键则是“稳定”。
IBM也经历了混乱期。当山姆·帕米萨诺(Sam Palmisano)于2002年接任CEO时,IBM 拥有四个主要的全球事业部门:硬件、软件、服务(例如后勤单位外包),以及个人电脑(这情况显然跟惠普很类似)。公司致力进行变革,这项变革被形容为将“企业重心”从IBM移开。全球各地面对客户的团队,被要求在各式各样的市场里提供IBM的解决方案。为了协助塑造这些分散各地的员工的思维,IBM为15万名员工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耗时24小时的线上全员大会。这场IBM 称之为Jam的会议,定义了公司未来运营时要遵循、以及员工要负责维护的价值观。据说,IBM的“智慧地球计划”(Smart Planet Initiative)便是来自前述那些Jam会议,40个国家、 200所大学也有参与。
报导曾经引述IBM新任CEO吉妮·罗梅蒂(Ginny Rometty)的话,提到IBM相信企业需要锲而不舍地重新设计公司的价值主张,并且“承担新的任务”。罗梅蒂也认为,创造一种共同合作的创新文化,是关键所在。她指出:“文化,已经变成了决定性的议题,决定公司是否能领先群伦。”“当你思考如何才能保持长期观点时,『战略信念』可能会比『战略规划』更为重要。”她说。“客户问说,『你的战略为何?』,我会说,『先问我相信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更能够维持长久。”
创新并不是取决于公司规模,甚至也不是取决于针对特定行业的战略,创新是一整套构想的具体呈现。
让我们一一检视惠普和IBM的例子所证明的关键差异,以及在今日的社群时代中,这些构想之间的差异是如何运作的:
1. 试图保有市场地位 vs. 培养适应能力。曾经有一度,企业规模可以创造竞争障碍,也跟市场实力有关联,但现在这一点已不再正确。惠普之所以继续保有个人电脑部门,是因为能够协助公司管理跟供应商之间的协商,这表示惠普试图保有成本优势,而非在价值上有所创新。研究指出,大多数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原本可以持续30到40年,但现在已经缩短为12年,而科技行业更是只有短短5年。惠普不应担忧公司对于供应商的影响力,而应该要专注于如何跃升到下一个机会,这正是IBM一直以来坚持在做的事情。组织必须了解,任何优势都是短暂的,要能够了解如何锲而不舍地重新创造产品线及商业模式,公司才能蓬勃发展。
2. 将员工视为“生产单位”vs. 员工是成功方程式不可或缺的一环。惠普持续对员工实施高压逼退的做法,这显示了公司把员工视为机器里的小齿轮──可有可无,轻易就可以替代。想像一下,这样的做法对于员工招募会有怎么样的影响?更不用说会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活力了。在当今的社群时代里,最大的资产并不是你牢牢把握住的东西,像是建筑物或是制造能力,最大的资产其实是员工,他们每天晚上离开公司时,心中仍想着能够造成改变的创意解决方案和构想。领导人的职责,就是要让那些才能充分发挥,就如同IBM共同打造了“我们为何在此”的共识,通过目的将员工连结在一起。如果你要打造的东西是创造力和构想的产物,那么,文化、人才和目的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究竟会成为怎么样的企业,是要靠我们自己打造;如果我们对待人才的态度有如卫生纸一样,那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发生。
3. 组织对新构想的态度是开放 vs. 封闭。我们当前经济的一大部分是自由工作(在美国约占45-50%),这显示了“工作跟职务脱勾”。在我所提供跟社群时代相关的所有例子里,显然不必拥有一个职务也可以创造价值,而且,依照我们建构创新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任何地方引进各种想法。透过跟其他人的参与互动,无论他们是否为我们公司工作,或是否为我们公司的正式员工,我们都可以吸引到许多新的想法。之前我就发表过许多文章讨论这个主题,其他人也是,因此我避免在此重复那些案例……不过,这个议题的症结是,组织不应再以为创造价值的人是在“为我们”工作。通常来说,新的构想和创新,可能、而且确实会来自于组织之外,尤其是未经审查或是允许的人,往往创造了未曾预期的价值。开放,不仅仅是思考“群众外包”或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方法,更是思考要让哪些人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IBM的“智慧地球”、华森系统(Watson)以及数位计划(占了公司营收大约20%),都证明的前面的说法。惠普公司则继续限制哪些人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
重点如下。
IBM股票市值最近达到它超过百年的历史以来的最高点。相较之下,自从新任CEO接掌公司以来,惠普的市值已经消失了35%,而自从2010年以来,市值蒸发了超过70%,跟惠普股价最高时相比,消失了超过900亿美元的价值。
这些情况,是一组原则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在产品行动上胜过他人的某位产业大亨的评论。其实,战略会改变,市场行动会出现,而行业会改变。可是,如果组织知道哪些创新的原则是有效的,接下来就会产生创新,不论组织的规模大小如何。
看起来,惠普和IBM的想法不太一样。这一点让惠普看起来比较像是某些企业建筑物里头,人和产品的拼凑物品,至于IBM则比较像是离心力。这并不是说,其中一家公司总会继续繁荣下去,另一家则会步上衰败之路。不过,运用正确运营原则的组织会持续欣欣向荣,则是千真万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