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你的员工变成更有效、而且情商也更高的沟通者;更精明干练的协商者;在传达坏消息时,能够更有同情心也更有效;同时,也是更为优秀的指导教练;还有,在跨文化沟通时,更加地成熟老练、见多识广。因此,你提供他们人际技能的培训课程。这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让你的事业在未来获得庞大的收益。对吧?
可别这么快就下定论。技能培训可是一项庞大的产业,可是同样地,失败率也很高。每一年,企业都花费数十亿美元,协助员工培养各式各样的人际技能,但是获得的投资报酬却大有疑问。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大多数的时候,培训看似能够解决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多半没有什么成效?
一个答案就是,培训课程常常规划或执行得相当地糟,而接受培训的员工并不太在乎学习。这样的说法当然可能是正确的,可是我也想要提出另一项理由:我们为受训者创造出心理上安全无虞的环境,但矛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投入的心力和精神,反而可能会限制了他们实地运用这些新技能的能力。
理由如下:在安全的受训环境中,员工可以自由地尝试实验各种行为,通常都不用承担犯错或失策时的压力和负面的风险。他们通常都会收到立即、鼓励性的反馈意见,而且因为他们努力尝试而获得称赞。但在“真实世界”的环境里,气氛并不会如此地宽容。大家并不一定会像在培训环境里,有那么高度的耐心或是宽容。而且,风险通常也会比较高:在受训的环境里,学习是重点所在,至于在大多数的绩效环境里,重点则在于能否达到成果。身处在这样的情况时,大家会忽然发现自己不怎么自在,感到焦虑。为了减轻压力,员工会忘记他们在受训时学习到的事情,重回之前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养成的习惯。基本上,他们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舒适区,以应对这种情境,而同时还要运用他们在受训时学习到的新技能。
想要协助你的员工从培训中获益,而不损及他们在真实世界里成功的能力,首先你应仔细盘点组织目前的培训课程。在我们许多的培训课程当中,我们希望课程内容可以达成的目标,跟实际上可能达成的目标,这两者之间通常有很大的差距。
就以辞退员工为例。想像你的目标是要提供培训,以便协助业务经理人以维护尊严和具有同情心的方式,来执行这一波的员工辞退行动。把一套剧本交给经理人,指示他们应该如何措词,然后就让他们付诸实行,这么做就可以了吗?执行辞退的经验,在情绪方面可能会相当具有挑战性,如果对于这些挑战缺乏事前的实际了解,也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挑战,许多经理人其实最后都会以失败收场。
我针对文化调适(cultural adaptation)的研究发现,在人们必须改变文化行为、在自己的文化舒适圈范围之外行动的时候,经常会低估他们所经历到的情绪挑战,因此往往很难成功做出调整。同样的,我针对辞退和传达坏消息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当下情绪反应的力量,想法同样可能会过于天真,而对于这些情绪挑战的错误解读,同样也可能会让他们注定以失败收场。
为了让员工事先了解在真实情况下情绪的变化情形,可以提供员工一些信息,让他们知道从安全的绩效环境,过渡到较不安全、更重要的绩效环境时,他们可能会感受到哪些情绪。特别是在辞退的情况下,让员工知道受害者可能会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很重要,因为这么做可以加深他们处理实际动态情况的能力。
组织也可以提供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角色扮演和模拟的挑战程度,相当于员工在绩效环境时,最终会面对的挑战程度。最后,在某些案例中,组织可以在实际的情况里培训员工,也许是让员工旁观(实地观察别人如何报行某项任务),或是让受训员工来执行那个任务,但所处的绩效环境挑战程度,不像往后会面对的真实挑战程度那么高。因此,如果目标是执行一波困难的辞退行动,经理人可能要先执行具有挑战性的绩效评估,情况类似于在辞退的情境里传达坏消息。当然,这些情况跟最终的目标情况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在事后进行执行情况的检讨时,也应该强调这些差异。
若想要真正磨练员工的技能,你必须提供机会,让他们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学习在压力下执行任务,达成绩效。这么做可能会增加另一套的培训课程,可是到了最后,你获得的回收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