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见过坏经理人。这些人可能野心勃勃、积极钻营,为了爬上企业阶梯,无所不用其极。但也有经理人可能刚好相反:没能力,或者没意愿,一头栽进现在的职位,却无法胜任。
为什么那么多经理人表现得那么糟?我一直有点不解。几十年来,我们知道“好管理”是什么样子,也砸下庞大的银子,开办各种计划,帮助经理人管理得更好。可是问题依旧在:我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会鼓励大家一起来为他们的经理人效力。
或许问题出在我们只教正面的实务。我们告诉经理人应该做什么事,而这些话往往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之中。举例来说, Google推动一项大型数据分析计划,希望找出什么是因素使高级经理人与众不同,最后得到的是“当个好教练”、“给你的团队力量”和“当个好沟通者”之类的陈腔滥调。
因此,我们不妨试试相反的做法:只谈我们希望摆脱的坏行为。
我利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宗罪”,试着描绘坏管理的样貌。这些观念,是我在和企业高级主管开研讨会,讨论他们的好管理和坏管理经验时发展出来的。当然了,这里需要稍微改写一下,才能将“贪婪”和“欲望”套用到企业世界,但是整体而言,我觉得它们非常好用,甚至做了一份小问卷,帮助各地的企业员工评量他们的上级经理人。你的主管只犯下其中一两样罪吗?或者,他是七星级的罪犯?
有些罪,我以有名的CEO为例说明,因为他们的故事,人尽皆知。但是这些罪当然适用于组织中的所有管理阶层──可以用在大老板身上,也能用在第一线领导者身上。
贪婪的主管努力追求财富、身分地位和成长,好让自己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简单的说,他是帝国建造者。我们不必看得很远,才能找到帝国建造型主管的实例。今天最抢眼的例子,或许莫过于巴西的企业家埃克·巴蒂斯塔(Eike Batista)。他将EBX集团(EBX Group;跨足能源、矿业与运筹)经营成巴西成长最快的公司,自己也是世界排名第八的富人。曾经娶过《花花公子》杂志的封面女郎,也曾勇夺快速汽艇比赛冠军,现在将眼光放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积攒到1,000亿美元财富的人。
欲望和推动好大喜功的计划有关──公司所做的投资或收购不合理性,只投合经理人的渴望。讲到这一点,我们马上想到施格兰(Seagram)帝国的接班人艾德加·布朗夫曼(Edgar Bronfman)。他脱售公司宝贵的化学巨擘杜邦(Du Pont)持股,改为买下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令商业世界“普遍大吃一惊”。稍微回顾他的经历,便知道他的动机──早在十来岁,他就曾经涉猎歌曲创作和电影拍摄。
暴怒不需要多做解释。「链锯」·艾尔·邓乐普(“Chainsaw” Al Dunlap)、佛烈德·「碎片」·古德温(Fred “the shred” Goodwin)和「中子」·杰克·威尔许(“Neutron” Jack Welch),都是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有名例子。我们在组织的各个阶层都看得到这种人。我的第一个主管会先胀红脸、开始颤抖,然后对着某个可怜同事大吼大叫,怪他没抓出软件里面的BUG。
商业世界中的贪食,是指经理人放太多东西到自己的盘子里。他总是事必躬亲,参与所有的决策,要求不断得到最新的信息,而且从不休息。我们称这为无微不至的管理。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在唐宁街短暂的任期内就是这么做的,坚持审查各部门的细小决策和支出。在这样的主管手下工作一点都不好玩,因为正如查尔斯·韩第(Charles Handy)的名言所说,他们倾向于“偷走”你的决策。决策也有卡住不动的风险:乐高(Lego)CEO尤尔根·克努德斯托普(Jurgen Knudstorp)指出,公司因为“消化不良”而失败的可能性,远高于因为“挨饿”而失败的可能性。布朗的劳工党政府可为明证。
健康的骄傲很快就会演变成傲慢,导致高估自己的能力。最近所有的企业危机,包括新闻公司(News International)、诺基亚(Nokia)、英国石油(BP),甚至丰田,高级管理者的言谈举止都明显狂妄自大。骄者的确必败。近年来,恩隆(Enron)是狂妄至极,最引人侧目的实例──这家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喜欢以“人中龙凤”自居,把公司的愿景从成为“领先全球的能源公司”,缩短为“领先全球的公司”。我们都知道它后来的下场如何。
妒忌在经理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将别人的成就据为己有而居功。但是妒忌也会以不明显的方式呈现:经理人不肯擢拔明日之星,因为害怕因此暴露自己的能力有限;或者保留重要的信息,不愿和整个团队分享。
懒惰是职场中的冷漠行动──怠惰成性的经理人根本没有动手做事的意愿。他们心不在焉,不做有效的沟通,也对团队的需求不感兴趣。他们心里想的只是如何舒舒服服过日子,心思经常游移到职场以外的个人兴趣上。我们都见过职场中的懒惰实例:主管外出吃午餐很久,却“忙”得没时间坐下来和我们讲话;同事没有将他该负责的那一部分提案交出来;高级管理者承诺回复你某件事情,却不曾再提起。虽然懒惰很少成为头条新闻,我怀疑大部分经理人或多或少都偷过懒。当企业经营陷入危机,管理阶层没有展开必要的战略调整,这种懒惰行为的成本非常高。
如果你是主管(大部分人都是),你可以自行评量,看看自己最有可能犯下什么罪。务请记住,没有人是完美的,你很有可能至少犯下其中一宗罪。如果你相当勇敢,不妨请团队成员为你评分;只评一次,或者作为更广泛的360度评估流程的一部分。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根据你得到的信息采取行动。但是这个方法相较于其他类似做法的优点,是至少能给你想要避开的事情贴上标签。
评量你的主管
针对你自己或你的主管,回答下列七道问题。每道问题从1分到5分不等,其中1分=「不曾」,5分=「很大的程度」。
1. 你/你的主管只为了成长而追求成长的程度如何?
2. 你/你的主管追求个人“最爱”的计划,而不管它们是否吻合组织的目标,程度如何?
3. 你/你的主管看到相当小的错误,明显发怒的程度如何?
4. 你/你的主管大力介入他/她所负责所有计划的细节,程度如何?
5. 你/你的主管有了成就之后,希望别人认可和赞美的程度如何?
6. 你/你的主管将别人的好表现据为自己的功劳,程度如何?
7. 你/你的主管安排事情,是视自己的方便,而不管别人的需求和兴趣,程度如何?
数数看有几道问题的答案是4分和5分──这就告诉你,他或她容易犯下的罪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