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诺斯克特·帕金森(1909–1993)曾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学,后来获得伦敦皇家学院博士。他曾在美国和英国两地担当多个学术职务。最终他在马来亚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五年兵役期间,他发展了他的关于政治生活和阴谋诡计的理论。
《帕金森定律》的续集是《定律和利益》(The Law and the Profits),描述了帕金森的第二条定律:花费总是与收入成正比。
《帕金森定律》可以说是诸多有关管理的巨著中一个有趣的插曲。20世纪50年代末期诺斯克特·帕金森创作了该书。当时正值人类关系学派已经在美国兴起,理论家们对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所出现的官僚架构不断地发起抨击。马克思·韦伯所提倡的文字生成形式的官僚机器模式形式上已经过于成熟,企业内层的管理架构堵塞了企业的血管。
帕金森定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项工作总是可以用掉为完成它所需要的任意长工作时间。如此说来,企业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根本用不着考虑产量。甚至增加员工数量,也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企业规模在扩大,而工人也变得越发忙乱。帕金森指出“领导总是希望增加下属的人数,而不考虑竞争对手”,还说“官员们总是为彼此创造工作”。假如弗雷德里克·泰勒能够与帕金森相遇的话,那么管理思想的历史就可能会重写。帕金森深刻讽刺并强烈抨击了泰勒所提出的对于特定工作总是存在着最佳完成时间的观念。这其实是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这完全决定于谁去做和当时的特定情形。“一位悠闲的老人能将一整天时间,都用在给住在波格纳奇的外甥女寄明信片这件事上。”帕金森写到:“她会用1小时的时间去买明信片,另外1个小时挑选合适的图案,半个小时寻找地址,1小时15分写留言,用20分钟决定去临近街道邮箱寄信是否需要带上雨伞。而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忙人来说只需要3分钟。如果都按照老太太的方式去做,这个人将度过充满疑惑、焦虑和疲劳的一天。”
帕金森精妙地描述了那些谦卑的管理者。他发现,当这些人面对衰老以后的精力下降和感觉工作劳累的时候,一般有三种选择:申请退职;让一位同事协助自己工作;要求增加下属人数。帕金森写道: “在整个公务员发展的历史上,没有什么人会有这三条以外的选择。”
帕金森理论并不是什么愤世嫉俗的例子,他用统计数字证明了自己的论点。他以英国皇家海军为例,从1914到1928年,海军上将的数量增加了78%,而同期军舰的数量减少了67%,一般官员和海员人数减少了31%。帕金森总结道:“即使真正的海员全没有了,上将的人数仍会以这个速度递增”。 (20世纪90年代,帕金森定律应该更适用于海军中流行的管理行话,虽然这些行话越来越多,而使用它们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绅白金森定律》中给人深刻印象的一幕是帕金森对于那些别无选择、谦卑的管理者们所表达出的怜悯。他感情丰富地描述了行政人员“A”离开办公室的情景:“当暮色下降,熄灭办公室内最后一盏灯,在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群中,A无奈地耸耸肩,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和满头白发是事业获得成功的标志。”
但帕金森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植物学家的工作并不是亲自去拔锄野草,他告诉我们这些草长得多快,这就足够了。”《帕金森定律》就是商业世界的第22条军规,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偏狭,但实际上深含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