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总计有28个大项目、三百多个小项目的比赛,几十个场馆,一万零五百名运动员参赛,七百多万个粉丝在现场观战,并吸引了全球45亿个电视观众,以及超过五十亿美元的总收入;若说这是地球上最错综复杂的超大型体育赛事,并不为过。伦敦奥运会的种种都可以用一个“大”字来形容。但错综复杂并不是规模庞大的结果,之所以会错综复杂,是因为这场奥运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无数个自主的行为者做了良好的决策,以及许多不同的利害关系人看到他们的(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期望得到满足。
显然,各方面对于伦敦奥组委(LOCOG,伦敦奥运会和帕拉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的筹备委员会)和它的主席塞巴斯蒂安.柯伊(Sebastian Coe)能交出什么成绩,有极高的期许。赞助商期望提高警觉、加强监督,保护他们不会遭到未获授权的广告的伏击。官员们期待对作弊的运动员迅速审理惩处。到场观战的粉丝期望交通运输顺畅、赛事顺利、有娱乐节目并能保障安全。当地市民期望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减至最低。当地企业期望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有些支持者甚至天真地期望伦敦奥运会能使英国摆脱经济衰退)。电视观众期待出现令人兴奋的场面和扩大的报道。广播公司期待出售其库存广告空间。东道国则期望靠着损益两平(如果未能获利的话)来展现不负所托的能力,同时也彰显出本国对世界各地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当大家对这么复杂的赛事怀有这么多的期许时,管理这个盛会的概念,呈现出一种不同的特性。影响力的行使靠的是协调,而非控制。挑战在于需要建立一个架构,在此架构内,其他许多人(从主要承包商到义工大军)都能尽自己的职责,实现自己的目标。一般管理的重点,都在于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但现在则需认识到: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让我提出一套新标准,以评判某个东道主是否善尽地主国的责任。如果举办奥运会本身就是一场奥运竞赛,而我们是裁判,在此我们不妨来加总伦敦奥组委的得分。
它是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架构?
它处理意外事件的有效程度如何?
它的领导者有多么鼓舞人心?
当然,奥运会尚未结束。但过去七年的工作做到这个地步,确实显示伦敦奥组委能够提供一个架构,让其他利害关系人在其中有效运作。它创造了合适的气氛,让其他人能把工作做得很成功。筹备委员会一直能够聚焦于最重要的责任上:2012年奥运会的整体愿景、规划和发展。
伦敦奥组委对于意外事件也已做了迅速、有效的反应。保安承包商G4S公司在七月初宣布,未能履行诺言聘请一万零四百名保安人员,消息一出各界震惊。当时奥运开幕在即,一个令当局难堪的事件似乎已难避免,并且可能进一步恶化。然而,公众收到的消息显示,柯伊先生和他的团队并没有猝不及防。“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柯伊解释说。“G4S公司预期会有足够人手,一旦他们没有,正如内政大臣所说,我们迅捷行动,填补这个缺口。”其后不久,英国政府和伦敦奥组委官员宣布,将部署数千名部队以确保安全无虞。
伦敦奥组委鼓舞人心的能力如何呢?当今的世界渴望真实无伪,排斥太过油滑的事物,这使得鼓舞人心这项工作,成为评分任务中最困难的部分。筹备委员会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深入了解人们的心理,避免让人有商业化泛滥的观感。柯伊先生和他的伦敦奥组委团队热情接办奥运会,做为推动社会公益的一股力量,并强调伦敦和奥运会和谐共鸣,这些举措让他在一开始就得分。两者都是充满活力的新旧庆祝活动的结合: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源远流长,但每四年重塑自我;伦敦把富有创意的崭新场馆,和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交织在一起。两者都是文化的大熔炉:在伦敦,人们使用的语言超过三百种,使它成为接待来自两百多国的运动员的理想东道主。碰巧的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许多运动的发源地。伦敦奥组委提供有关这次奥运典型的“英国特色”(Britishness)的真诚、动人讯息的能力,不仅帮助伦敦赢得申办奥运会,也有助于激励每个参与的人努力达成愿景。
如何对运动员的表现作最公允的评量,往往是有争议的。在花式滑冰项目,经年累月后标准已发生重大变化。体操的评分现在认识到常规动作(routines)的难度与执行的完美。评判奥运会筹备者的成就,同样是个不断演进的挑战。要依靠两个持久的现实情况:管理的挑战的复杂性将持续增加;以及勇于主办奥运会者将需要信心,让自己的国家挺身接受最近身的检视。未来的主办城市以及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经理人,也应该为伦敦奥组委的成就打分数。标准正在设定中。